“消费曝光台”2022上半年数据出炉:徐福记、安踏等24个品牌上黑榜

南方+ 记者

品质消费助力美好生活。南方日报、南方+“消费曝光台”栏目自开设以来持续关注消费领域的违法侵权现象,2022年上半年共发布30多篇相关消费监督类报道,涉及新茶饮、化妆品、食品、鞋服等诸多领域。

根据对“消费曝光台”栏目2022年上半年数据梳理,星巴克、徐福记、安踏、香满楼、好丽友、欧莱雅等24个品牌被点名,其中被点名次数前三的分别为:古茗、Lululemon和安踏;被点名次数较多的行业有食品、鞋服、新茶饮和日化美妆,分别被点名9次、7次、4次和2次。在企业被点名曝光的原因中,食品安全问题占据榜首,虚假宣传和质量问题位居其后,低俗宣传和其他类型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珠江啤酒

◎鞋服行业

lululemon和安踏两度上黑榜

记者梳理“消费曝光台”栏目近半年的监测数据发现,鞋服成为被点名次数最多的品类,达7次,其中lululemon安踏点名2次。此外,被点名的还有Zara奢侈品牌Bally

lululemon品牌近来发展亮眼,但是负面消息也频频浮出水面。今年5月,lululemon关联公司因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安踏两次“翻车”都缘起宣传。安踏集团旗下斐乐品牌的某专卖店,在线上直播时宣传所销售产品鞋垫“NBA球员在用鞋垫”,后被证实为虚假宣传。最近的一次风波是,安踏一产品海报被投诉疑似打色情擦边球。海报里,模特将鞋底对准镜头,镜头角度微微上扬,鞋底缝隙正对女性大腿根部。

此外,根据“消费曝光台”数据,快时尚服装品牌ZARA国内关联公司被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处以罚款7.6万元的处罚。被罚原因是:经检测机构检测,上述夹克产品“接缝性能”项目不合格。更令消费者震惊的是,奢侈品牌也出现质量问题。瑞士奢侈品牌Bally关联公司因以次充好,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1万余元。据披露的信息,这款不合格的产品单件销售额为5990元,而成本单价不到2000元。

从整理的“消费曝光台”2022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低俗宣传”成为鞋服企业被罚的高频词。由此可见,品牌需要加强品控以及规范广告宣传。

珠江啤酒

◎食品行业

被点名次数最多,热度前十占五席

“消费曝光台”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食品行业被点名次数最多多个知名品牌身陷“食品安全”问题。在“消费曝光台2022上半年热度排行Top10”榜单中,有五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

其中,“网红粥铺被曝出售口水粥”位居消费曝光台2022上半年热度排行Top1。在三米粥铺后厨,店员把品尝过的粥又倒回锅里做成“口水粥”;在曼玲粥店,店员把拖把和粥锅放在一起洗。这两家知名的连锁餐饮店后厨卫生堪忧,引发公众热议。

“星巴克外卖喝出活蟑螂”位居消费曝光台2022上半年热度排行Top4。此前,有网友发图称在星巴克购买饮品,里面竟然喝出活蟑螂。网友发出的图片显示,一只活蟑螂在杯中摆动触角。尽管星巴克很快作出回应称:彻底检查后未发现虫害风险,但该事件还是对品牌形象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百草味巴旦木坚果吃出虫卵”也引起了公众关注。此前,不少网友投诉称,自己在百草味实体店、天猫旗舰店购买的百果味巴旦木坚果中吃出虫卵。可以看到,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当有相关事件发生,就会引起公众的热烈反响。

珠江啤酒

◎新茶饮行业

蜜雪冰城登上投诉榜首位

星巴克咖啡中喝出蟑螂、古茗使用过期原材料、蜜雪冰城使用被老鼠咬过的奶茶粉……记者梳理“消费曝光台”栏目近半年的监测数据发现,新式茶饮问题频发,饮品内出现异物的投诉量明显增多。

结合其他公开数据记者发现,在2022年上半年里,蜜雪冰城位居投诉榜单之首。5月19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蜜雪冰城饮品上城贰号西门店因为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延安市宝塔区市场监管局处罚;4月27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蜜雪冰城奶茶店因使用过期的“焙炒咖啡粉”制作加工奶茶,被恭城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没收涉事产品并罚款2000元……

身处竞争激烈的新茶饮行业,为快速抢占市场,不少品牌会选择加盟模式进行扩张。但是当加盟体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品牌在食品安全的管控上容易出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加盟品牌的内部管理和质量内控体系都不够完善,加之很多加盟商为了节约成本、尽快盈利,在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都不会全力落实,基于此,即便快速扩张,但管理跟不上,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珠江啤酒

◎化妆品行业

“真瓶装假货”事件受关注

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的时候,关心的除了功效外,便是价格以及是否正品。根据“消费曝光台”近半年监测到的事件,主要也是集中在这两大领域。

根据梳理“消费曝光台”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化妆品“真瓶装假货”的售卖案件受到广泛关注,涉案团伙从闲置网站购买大量正品化妆品空瓶,并将正品化妆品掺假稀释后灌装售卖,冒充成不同地区的代购版本在网购平台对外低价销售。其中,涉及多个大牌被冒充。

购物节点燃全民消费热潮,然而有消费者却碰到了不痛快的事情。据反映,在今年“618”预售期间,欧莱雅旗下卡诗天猫旗舰店“满900减70”的美妆惊喜购物券,在“618”当天无法使用。很多消费者瞄准了这项优惠下单并付了定金,在尾款支付时却用不到这个优惠券,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另外据公开数据,在2022年上半年285个不合规化妆品批次中,原料添加不合格出现了111批次,约占39%。多家企业因原料的不当使用被罚,原料不合格一般有三个原因:检出化妆品禁用成分;检出不得添加物质;超出标准规定限度。此外,约有128批次的化妆品在“标签标识”这一项目中不合格。

今年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施行的第二年,行业整体身处“最严监管”下。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假冒伪劣、山寨抄袭等困扰行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在严监管和企业主动维权之下,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看更多内容点击链接进入消费曝光台专题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采写】黄晓韵

【剪辑】马华 黄晓韵

【制图】陈乐

【统筹】赵兵辉 马华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