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扩!告诉孩子,这些地方,不要去!不要去!

博罗发布
+订阅

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溺水?

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以下防溺水干货赶紧get!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最容易发生溺水的场景

4岁以下: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比如说室内的水缸、浴盆甚至脸盆等;

5-9岁:户外的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江河湖海、水库等。

有时候,甚至是工地上不起眼的一个小水洼,也会造成儿童溺亡事故的发生。

关于溺水

大家常见的认识误区

1. 溺水发生时孩子会拼命拍水或大声呼救?

发生溺水时,口鼻呛了水,可能已经无法发声和呼吸,不一定能拼命拍水或大喊,甚至可能是站在水中或者低头在水下不动。

2. 会游泳就不会发生溺水?

游泳过程中呛水、抽筋、过度疲劳,或者在野外水域被水草缠住腿脚,遇到水中旋涡、暗河,以及遭遇风浪等,都会导致溺水。

3.带着游泳圈和充气玩具就不会发生溺水?

游泳圈和充气玩具都不是专业的漂浮装备,只是帮助人暂时浮在水面的辅助工具。当水流发生变化,游泳圈和充气玩具在水的推动下很可能突然发生翻转,或是漏气,甚至孩子自己没有抓住等,都有可能发生溺水。

4. 有管理员和救生员就不会发生溺水?

游泳和戏水场所的管理员及救生员的主要职责是现场管理和维护秩序,但是他们无法做到专门时时盯着每个孩子的状况。因此家长朋友要记住,时时有效看护水中的孩子,是家长的责任。

5. 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水中救人是一项专业性工作,需要强健的体力、良好的水性和专业的训练,普通人冒然下水很容易发生体力不支、四肢痉挛,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或者由于缺乏经验,被溺水者抓住手脚沉入水底。

下面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

请牢记

⬇⬇⬇

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珠海政府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