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火烤不化”、“雪糕刺客”随处可见,吃瓜同时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南方+ 记者

入夏以来,食品安全话题热度居高不下。麦趣尔牛奶检出丙二醇问题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调查、钟薛高31度高温1小时不化等话题引起网友热议。

雪糕不融化是否与添加剂有关?食品添加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钟薛高事件热度为何居高不下?遇到“雪糕刺客”怎么办?针对这些疑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雪糕融化慢受诸多因素影响

近期,网红雪糕钟薛高多次被“送上热搜”。“31度高温1小时不化”“用打火机烧不化”“雪糕刺客”等话题不断发酵,网友热议不断。

雪糕为何在高温下还不化?有网友质疑,是不是因为添加了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导致雪糕高温下不融化、烧不化,钟薛高在回应中表示,产品使用极少量的食品乳化增稠剂,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添加,可放心食用。

首先,食品添加剂并不是原罪。根据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在冰淇淋、雪糕类冷冻饮品中,卡拉胶、瓜尔胶等作为增稠剂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国家高级营养师培训师王思露告诉记者,雪糕融化的速度跟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系。“从雪糕生产的原理以及它的营养角度来看,一般而言,雪糕的水分含量越高,奶油类成分含量越少,那么雪糕的融化速度就会更快。但雪糕融化的速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添加剂,还有配料、生产工艺等都会有影响。

此外,他表示,雪糕融化速度并不是判断产品好坏的标准,网友不必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所谓的食品添加剂跟非法添加物是两个概念,如果是非法添加,这个事情是违法,严格意义上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话就要看违规的形式,是不是超量了、有没加入不应该加入的食品中,多数在合法合规情况下使用是安全的。”

他提醒,网友在购买雪糕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降低安全风险。另外,在购买雪糕的时候,可以参考成分表,选择营养层次更高的产品。

“雪糕刺客”刺痛网友神经

今年夏天,一个新词走红网络,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遇到了“雪糕刺客”,在冰箱随便拿起一个雪糕就被价格“刺痛”。钟薛高事件屡屡登上热搜,除了“热不化”“烧不化”之外,颇受诟病的还有其高昂的价格。

网友热议的背后,与目前很多商场、零售店雪糕价格标示不清,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受到侵犯有很大关系。那么,这种定价是否合理?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网红”商品定价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需求及企业营销策略有关,与生产成本直接关系不大。

“企业一般使用商品定价来筛选客群定位和进行营销活动,只要能够实现营销目标的商品定价都是合理与成功的定价策略,因为价格本身就是供需博弈和供求均衡所形成的,也是市场对于某一商品的一个主观效用评价,不能过高过低或者纠缠于成本。”柏文喜说。

也有网友提出,很多时候雪糕标价不清,到买单时候才知道是“雪糕刺客”。

目前,国家也对商品价格的明码标价出手。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同时,还规定经营者不得“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网红是一阵风,对于品牌来说,成为网红之后应该充分维护和巩固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维护和维持品牌的持续引流和变现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品牌商业价值。”柏文喜说。

【记者】宾红霞

【实习生】苏欣玥

编辑 甘韵矶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