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言蜜语藏陷阱!

广州政法
+订阅

高知海归、家境显赫

财富自由、温柔体贴

微信零钱余额1亿多元......

这样的“高富帅”男友

现实生活中真会遇到吗?

基本案情

自2018年开始,肖某通过交友软件、朋友聚会等方式,先后认识余某、苏某、郭某等人,向她们谎称自己是“海归”、公务员,家境殷实等,骗得她们以结婚为目的进行交往。

在交往期间,肖某编造家人生病住院做手术、装修房子、投资建商场、给工人发工资、人情往来等各种理由让她们出钱帮助。

后受害人向肖某讨要还款,肖某以微信零钱解冻需要缴税、生意周转难等理由故意拖延。而后,受害人发现已被肖某拉黑电话和微信,遂报警。

经查明,肖某通过上述方式诈骗共计人民币1786984.79元。

裁判结果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肖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责令肖某退赔人民币1786984.79元发还给受害人。

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  陈金超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缩小了交际、生活圈,更多年轻朋友会通过网络寻找自己的人生伴侣。而虚拟的社交网络平台鱼龙混杂,极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本案被告人肖某通过社交软件广泛结识年轻女性,在网络上对被害人百般体贴,打造“多金暖男”的完美人设,甚至一人分饰数角与被害人交流。待时机成熟时就会主动约被害人线下见面,提出多种理由骗取对方钱财,多名被害人也为其散尽家产甚至背负巨额债务。被告人取财套路通常是小投入诱导大投资,有被害人称在与肖某交往过程中,肖某仅仅给其五十几元用来买奶茶,而其却转账给肖某数万元。本案中被害人对于肖某自称“海归”等谎言只要稍留心眼,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却被“幸福”冲昏头脑,步步落入骗子“量身定做”的圈套。

在此法官提醒,青年男女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网络交友过程中,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要保持理性,不放过任何合理怀疑;

当对方提出借钱、转账、投资等要求时,要提高警惕,谨防落入骗子圈套;

一旦遇到此类诈骗,要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保留好证据,第一时间寻求警方帮助。

来源 :广州市法院新媒体工作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