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行天下“能”创未来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全面推行“园区技校”项目,以“四聚焦、四强化”建机制、抓落实、强弱项、提质效,建立“院校+园区+企业”长效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推动园区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侧精准对接,为推进“园区再造”“工业振兴”工程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聚集高质素人才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一、聚焦产业发展通道强化责任机制落实
一是“挂图作战”多方联动,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结合3大组团12个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制定实施《江门市“园区技校”建设工作方案》,与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产业园区管理部门联合建立“园区技校”项目联络工作机制,同时贴合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需求,精心设计编制首期100项“园区技校”产业课程清单,甄选75名省市优秀导师组建首批“园区技校”项目讲师团。二是“链式反应”扩容深化,进园区入企业挖掘需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先后组织到各县(市、区)8个重点产业园区,走访重点企业80多家次对接需求,为41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75个培训项目,形成第一、二期《江门市“园区技校·一企一案”技能培训巡回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培训服务。三是“纵横驰骋”提质增效,创新培训服务方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动市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科技和总工会等部门,协同开展技能培训、技术革新、评价合作。如,联合市总工会创新开展“园区技校”技能提升培训积分制,配套开发“园区技校”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五邑人社”“智慧工会”微信小程序和“珠西技谷”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建设“园区技校”线上技能培训平台,构建“学习+答疑+激励+记录”的闭环式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机制。
二、聚焦产业评价体系强化人才育用协同发展
一是精准定位,以“园区技校”项目打造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园区技校”项目是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实现了“菜单”式服务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江门市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核心,以建设“园区技校三年行动计划”为工作主线,以培养贴近我市产业定位技能人才为目标,全力打造产、学、研、创、用于一体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培训创新平台。二是融合培育,以产业园区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推进技能人才培养。2022年以来,全市已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备案107家用人单位,备案企业覆盖生物医药、金属制品、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食品、新能源电池、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家电等13条产业链。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10977人,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0325人,新增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860人,新增1家新型学徒制备案企业培训78人次。三是多点开花,以丰富校企培训合作方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各技工院校以“园区技校”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丰富产教融合的内涵。如,江门市技师学院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汽车维修、数控加工等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新会技师学院与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开设食品安全检验专业;江门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联合侨宇宙新媒体(江门)有限公司和江门市正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建新媒体产业学院。
三、聚焦多元产教需求,强化产教融合矩阵
一是夯实“园区技校”发展基础。对接产业园区和企业发动建设4类培养载体意愿企业104家,包括“园-校”共建联合体30家、“园区技校”培训点40家、园区技能大师工作站22家、“园区技校”信息共享中心12家,逐步构建“院校+园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二是推进“校企双制”模式落地。首个“园区技校”项目——江门市技师学院恩平智造学院先后对接恩平市艾普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集雅电器有限公司、博泰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帕思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12家重点企业,制定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面向恩平市企业全面推广招生。三是实现园区技术项目对接。江门“园区技校”项目率先实现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融合共生。市技师学院与广东今科机床有限公司、江门市凯博力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资深工程师合作,先后完成“纸板箱机器人码垛线”“智能对刀检测器”等6项校企合作项目,科研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
四、聚焦项目式精准培训强化服务供给提升效能
为满足技能培训专业化、精细化、全覆盖的需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以“需求对接+量身订制+送‘技’进企”等为产业园区企业开展培训,结合岗位技能针对性、实效性和独特性,灵活采取“一体化教学”“理实结合”“实例分析”等培训方式,着力提升培训实效,初步形成“一园一策”“一企一案”“一链一技”“职业能力提升”等技能培训项目模式。2022年以来,组织实施“产业园区技能提升培训巡回服务行动”,为41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76个培训项目,提升产业技术工人职业能力1827人次,其中“一园一策”项目在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和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培训392人次;“一企一案”项目29个课题,为21家园区企业(其中5家产业链主企业)培训1411人次;“职业能力提升”项目在国家高新区开展第一期“工业机器人项目”培训企业技术骨干24人次。“园区技校”项目实现技能培训从政府“端菜”向园区企业“点菜”转变,培训方式灵活,课程体系丰富,有效提高员工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受到企业和产业园区的肯定和欢迎,培训对象满意度达100%。
下一步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持续深化“园区技校”项目需求对接、课题设计、培训问效等环节,立标杆、搭平台、强支撑,积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面衔接,优化技能人才培训服务模式,全力构建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人力资源提升服务体系,打造优质产业技能人才服务生态链,全力服务江门市“六大工程”发展,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