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古驿道丨茂南驿道·建筑

茂名史志
+订阅

茂南驿道·建筑

古建筑,见证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茂南古驿道沿线遗留的多为宗教建筑,体现了当地的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让我们沿着茂南古驿道,走进尚存的建筑,探寻人们熟悉的乡愁。

庙(社)

华帝应积庙(麦英奎摄)

华帝应积庙,位于金塘镇金塘村委会。始建于清朝,重建于2016年,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主要供奉华光大帝和应财积谷土主。华帝应积庙坐西向东,屋顶为黄琉璃瓦当,褐红色墙体,浅蓝屋檐,门口对联写道:华应社内家家有,积谷村中户户盈。庙门前有香炉案,逢年过节和初一、十五,村民都会到此拜祭祈福。

永兴应财土主庙

永兴应财土主庙,位于金塘镇金塘村委会。坐东北向西南,始建于清朝,重建于2000年;原面积约30平方米,现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主要供奉永兴应财土主和土母神像。庙宇屋顶形态各异的屋脊兽众多,飞檐翘角,红墙黄瓦。门口空地中央建有仿古牌坊造型的香炉案供民众上香,并设有古塔造型的小焚炉。每逢佳节,如初一、十五、农历正月十三、正月二十日(年例),村民都会到庙里拜祭祈福。

四帝庙

四帝庙,现位于公馆镇公馆居委会。清朝初期,公馆开埠,即立四帝庙,原址在公馆中心小学,1995年易地重建,于2006年扩建,因供奉“四帝”(文帝、武帝、康帝、北帝)而命名“四帝庙”。四帝庙坐东向西,砖木结构,进深32.8米,共五间,面宽25.2米,其中主殿面宽12.8米,左右护屋各宽6.8米,总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庙宇为清末岭南庙宇建筑风格,红墙绿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其中门砧二石是清代原物。庙前有一个广场,前有石车塘及龙江河,庙前有石狮一对,一进前殿屋脊上有“双凤朝阳”、二进及三进大殿屋脊上均有“双龙戏珠”瓷塑。每逢神诞,村民都举行宰鸡、礼佛进香、求签许愿还神等活动。四帝庙于2012年5月7日被茂南区人民政府列为茂南区文物保护单位。

广福庙

广福庙,位于公馆镇公馆居委会龙江村。广福庙始建于清朝,重修于2013年,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广福”寓意神恩浩荡,福气广大,保佑黎民百姓吉祥顺遂。供奉着康王、冼太夫人、土主。每次逢年过节,初一、十五、二月初二(年例)都在广福庙举行大型宗族祭祀活动。

和村上社侯王庙(李尤摄)

和村侯王庙,位于公馆镇艾屋村委会和村,该村有上社、下社和吴屋村等三座侯王庙,都是建于清朝。上社侯王庙位于村的东面, 2015年重修,占地面积220多平方米,供奉神灵罗大人、蒙塘境主。

新安社

新安社,位于公馆镇艾屋村委会。该庙在旺基塘村,村里人也称旺基塘公庙。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2007年按原貌重建,占地面积约200多平方米。主要供奉新安境主土地公和土地婆。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正月十五日(年例)村民都会到此拜祭祈福。

三帝庙

三帝庙,位于袂花镇袂花村委会。始建于清初年间,重修于1995年,建筑面积263平方米。主要供奉北帝、文帝、武帝,后来增加观音菩萨、冼太夫人等。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每年农历正月十八(年例),村民都会到此拜祭祈福。

制作单位: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茂名市茂南区党史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图片除了署名外,均为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