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小暑节气有三宝,黄鳝豆芽蜜汁藕。
这里说的是小暑前后的三样时令美味。鲜嫩的绿豆芽和粉甜的莲藕正当时,还有一样是肥美的黄鳝。
小时候住在南方水田边的人,都享受过夏夜抓黄鳝的快乐。黄鳝善于钻孔打洞,白天都躲在洞里,等夜晚凉快了才出来活动,这时候打着手电筒便可以抓到它。
新鲜的黄鳝怎么做都好吃,清蒸、爆炒、红烧、冰镇……百般花样都吃不腻。而且,入暑之后,人会开始“苦夏”,胃口不太好精神又疲乏,而这黄鳝正是夏日的时令“补品”,不仅消暑还补气血。
小暑三宝的“宝”在哪里?
三宝有个共同点,它们都算是“水的馈赠”:长在池塘里的莲藕自不必说,绿豆芽是泡在水里发出来的,黄鳝也是因水田盛满才长得肥美,因此这三样东西都具有水赋予的特性,偏于“滋阴”。
在酷热的小暑节气里,汗水出个不停,吃些滋阴生津的食物,一方面有助于补充津液,另一方面也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三宝里,黄鳝滋养阴血的力量是最强的。
除了好吃,黄鳝好在哪里?
黄鳝“补血”的说法确有由来。
明代的《雷公炮制药性解》中就记载着,黄鳝可以治疗“产后淋漓,血气不调”。
清代的《本草述钩元》则说得更详细:“疗虚损,妇人产后恶露淋漓,血气不调羸瘦。能止血,善补气,除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
用通俗的话来说,古人认为黄鳝可以补“血气”,因此产后虚弱又出血不止的妇女可以吃它止血补身子;而这种功效对其他人同样起效,它本身就是“血肉有情之品”,能够充盈人体血脉,把盘踞在经络的风湿邪气“驱赶”出去。因此,黄鳝有通关节而强壮身体的作用,很适合气血不足又有关节痹痛不适的人。
夏吃黄鳝,赛过人参?
上海民间早有小暑节气吃冰镇黄鳝的风俗,甚至夸张地形容进补功效“赛过人参”。其实,黄鳝和人参的功效完全不同,人参偏于补气,而黄鳝则偏于滋阴养血。但就进补时节而言,黄鳝确实可以作为夏季的“补品”。
暑热之下,人体的里气外浮,就像一个皮厚而中空的葫芦,脾胃里的气血偏少,所以运化食物的能力会变弱。而黄鳝本身是很善于钻洞游行的动物,在补气血的同时又有一定行血的作用,补而不滞;即使在脾胃本身“能力”不足的夏季里,也很少因为滋腻而引起上火。再加上此刻正是上市旺季,何不乘机畅享美味又补养身体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