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呀,我们这里街面坑洼不平,墙壁、灯柱‘牛皮癣’随处可见,流动摊档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街巷乱搭乱建……”住在高州市云潭镇先烈路的退休老教师邓奶奶说:“现在每天垃圾有序回收,街道整齐划一,流动摊档秩序井然,我儿子从深圳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都竖起拇指夸赞呢!”
圩镇是城乡统筹的枢纽、城乡融合的节点,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交汇点。去年以来,高州市云潭镇结合创建美丽圩镇和广东省卫生镇的有利时机,聚焦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专项整治,靶向推进创建工作,推动美丽圩镇大踏步前进,让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城镇的美丽蝶变中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 上下同心齐创建
美丽圩镇创建,党建引领是关键。云潭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成立了美丽圩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细化任务落实。
焕然一新的圩街面貌
按照“党建+网格”原则,把圩街划分为10个大网格区域,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镇村干部和志愿者作为网格员,每周常态化开展圩街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并鼓励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居民等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圩街建设。
云潭镇各中小学开展“爱卫生、讲文明”课堂教育活动,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以“小手拉大手”促进共建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圩街环境。
温情治理 干群交心谋发展
由于云潭镇地处两市三镇的交会处,圩街面积大、人员复杂,流动摊档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街巷乱搭乱建等现象比较突出。如何既能整治规范这些乱象,又能避免引发群众矛盾,是摆在镇党委、镇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云潭镇党委书记古辉提出“温情治理”理念,要求各网格员先与群众交心,深入每家每户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需求,再结合美丽圩街建设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云潭镇共召开圩街居民户主大会2次、居民代表座谈会5次、入户走访协调70多次,主动向圩镇商铺经营户和周边居民了解圩镇建设的想法和建议,将美丽圩镇建设相关规划及时向居民群众公布。
常态化开展清洁卫生,人人齐参与
经过充分有效的沟通协调,云潭镇圩街整治顺利拆除乱搭乱建132处,拆除面积3900多平方米,拆除不规范广告牌271个,拓宽圩街道路2.4公里;整治露天烧烤档6个,乱摆卖摊档60多个。在系列整治过程中,得到了圩镇商铺经营户和周边居民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我一开始是不同意拆除我家屋后养鸡的铁皮屋的,但是政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劝说,向我描绘美丽圩镇的前景,我同意了。现在看到云潭圩街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我感觉自己也作了贡献,很值!”陈阿姨自豪地说道。
完善基础 群众舒心聚合力
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是建设美丽圩镇的题中之义。云潭镇在美丽圩镇创建工作中积极谋划,加大力度完善圩镇基础设施。“现在的道路宽敞了、平坦了,而且也做了雨污分流,下大雨也不怕水浸了。”一位姓张的大叔笑着说。
原云潭镇先烈路长约1.1公里,其中有0.6公里道路两旁还没有硬底化,坑洼不平。每到下雨天,商户门前就出现积水泥泞。在创建美丽圩镇之初,云潭镇党委、镇政府就决定先放弃黑底化等项目,把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完善雨污分流、路面拓宽,先把基础设施完善,把民心工程做实。投入约900万元,对先烈路、教师街、三官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对各户檐滴水以下路面全部铲平拉直,扩宽路面2.7公里,建设行人健康步道1250米,新建雨污分流管道4200米,改种景观树152棵,安装路灯72盏,改变了圩街部分主路多年以来狭窄、凹凸、坑坑洼洼的落后面貌,切实解决居民群众道路交通出行问题。
长效管护 群众放心享善治
“现在不仅路和人行道变漂亮了,连临时摆卖都统一有摆卖点了。”一位外出归来的群众感叹道。由于云潭镇特色农产品较多,群众习惯挑担到圩街上临时售卖。
为了规范管理秩序,并满足群众临时摆卖需要,云潭镇在三官路规划了两处农产品临时摊档摆卖点,设置临时摆卖摊位92个,并制定《云潭镇特色农产品临时摆卖点管理办法》,明确摆卖秩序,与摊贩签订承诺书,建立摊位准入和退出机制。
多功能自动清扫车在作业中
同时,为确保圩街秩序井然,云潭镇重新划定了标准停车位210个,聘用了4名圩街治理协管员,每天动态对圩街经营秩序、治安消防、车辆停放等进行统一管理。
针对圩街环境卫生保洁难问题,云潭镇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综合环境卫生整治,发动群众、志愿者等到各商铺宣传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化管理运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选聘专业保洁公司,对云潭圩街每天清扫。第三方保洁公司配备有洒水车、多功能自动清扫车、封闭式垃圾清运车等专业设备,对云潭圩街保洁做到了垃圾日清、路面日洗、保洁员常扫,有效保证了圩街的干净整洁,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与支持。
【撰文】邓美芸
【通讯员】卢荣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