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艺术是新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当代雕塑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与选题,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几乎涵盖了各种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具有丰富的、内在的张力。
红色雕塑,笼罩着时光的慢镜,带着我们走进革命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再现一幕幕难以被时间泯灭的感动,创作时不自觉的那份严谨与尊重,艺术形式的追求与真挚的情感统一,凝聚的正是雕塑家的民族情怀和时代使命。
粤见·跃践
[ 红色主题公共雕塑展 ]
展览时间
2022.7.1-7.15
展览地址
天河艺苑
开放时间
9:00-17:00(每逢周一闭馆)
指导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美术家协会
广州市南沙区湾区文化城乡艺术研究院
部分作品欣赏
1
《艰苦岁月》
作者:潘鹤
《艰苦岁月》以动人的形象,体现了最能在观者心灵中激起共鸣的主题。如今《艰苦岁月》已成为各种中小学美术欣赏教材及百年美术必收录的作品之一。
2
《五大书记》
作者:叶毓山
叶毓山所创作的一系列革命人物和领袖雕塑,既满足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需要,又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才华;既承载和记录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特征,又探索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艺术语言方式;叶毓山的这些革命题材的雕塑作品成为新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标志和精神符号。这次展出叶毓山教授的作品《五大书记》。
3
《中央红军进延安》
作者:吴雅琳、林国耀
《中央红军进延安》叙事雕塑群组在设计上凸显“进”字,行进,挺进,前进,万水千山,由西而东,负使命,不停留,表现长征在不同时段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主题,雕塑主体安置于中轴线,蕴含了彰显艰苦卓绝革命精神的意义。
4
《李济深铜像》
作者:吴雅琳
《李济深铜像》十年前落成于广西苍梧的李济深故居前,总高6.2米(连基座),也是吴雅琳老师所创作的数十座公共雕塑作品中,主动去运用中国传统审美法则的其中一座。
5
《柳州工业博物馆序厅浮雕》
作者:张弦
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是一部柳州工业发展的通史。对于许多老一辈产业工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回顾;对年轻一代来说,意味着传承历史、展望未来。
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柳州工业博物馆是城市工业发展的见证人和诉说者,它向人们展示了柳州一个伟大的时代印记。
6
《永恒的旗帜》
作者:全心、谭旭
《永恒的旗帜》雕塑作品展示了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的战斗历程,集中呈现红军在粤北开展的革命活动。
作为广东省重点革命老区,这片生生不息的红色热土,激发我们积极唱响红色主旋律,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引领广大群众和游客触摸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岁月。
7
《民族大团结》
作者:谭旭
《民族大团结》作品,创作组经过六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对各民族的外貌特征和服装服饰,以及民族文化做出了大量的考究。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各呈其妙、各具其态,有演奏吹笛、击鼓、弦子的民众,盛装出席,翩翩起舞,营造出鼓舞人心的热烈场面,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天河艺苑疫情防控服务指南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天河艺苑采取限流方式免费向市民开放,个人参观无需预约。请您听从工作人员指引,遵守以下要求:
1.14天内到过重点场所或处于医学观察隔离期的,健康通行码为红码、黄码,体温≥37.3度的人员谢绝进入。
2.来访市民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配合测量体温、扫码出示健康通行码。
3.参观期间,请自觉相隔1米的安全距离,不要聚集,减少交谈,参观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4.来访市民如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请立即通知工作人员,配合做好现场临时隔离及安排送诊工作。
素材来源:天河文艺
出品:天河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广州天河发布
投稿邮箱:gzthfb@163.com
-END-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