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古驿道丨茂南驿道·遗迹(址)

茂名史志
+订阅

茂南驿道·遗迹(址)

茂南古驿道历经时代变迁,繁华落幕,仅存部分遗迹(址)散落在古驿道沿线,让我们走进古驿道,沿着公馆、鳌头、羊角等地线路,追怀昔日风光。

龙江桥

龙江亭

龙江桥位于公馆镇公馆居委会,桥的西面有座龙江亭。因桥位于龙江河(后易名为白沙河)上,故得名龙江桥。相传,龙江桥和龙江亭是民国由当地乡绅及附近居民筹资修建,龙江桥是连接茂南古驿道西线由化州城通往公馆圩的必经之路,龙江亭供南来北往的客商歇脚休息。

“三道桥”

“三道桥”,位于公馆镇艾屋村委会和村北边。始建于民国时期,原桥总长20多米,百年来一直是村民出入的重要桥梁。三道桥(因有三个涵洞、三道桥梁而得名),现仅存有两道。

泰升饷当

泰升饷当,位于鳌头镇鳌头居委会西街。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古当铺虽经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仍保持原貌。泰升当铺门前为防盗撬基础,用红糖、蚬壳灰、黄泥、盐等物混合拌造,坚不可摧,所以至今基本保持外貌:围墙高耸,门口狭窄,四周无窗,大厅内用砖墙分开砌起隔墙1.6米,接上一排2厘米的铁柱安装到顶,在厅铁栅栏中间处开一个30×30公分窗口,内侧窗口处有用花梨木制成的柜台。石门框、石招牌、太师椅均是当铺原物。2012年5月7日,被茂南区人民政府列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鳌头市衙

鳌头市衙,位于鳌头镇鳌头居委会。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修复于2006年,坐西向东,公堂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门前有守门石狮一对,大门槛左右有盘踞在石鼓上的“常胜将军”貔貅。

衙门前有木架支起击鼓升堂的牛皮鼓,供老百姓鸣冤之用。两边走廊镶有清朝光绪十八年粤巡督在衙门颁布惩治腐败告示原古碑文,以及清朝道光年间,状元林召棠莅临衙门,观赏鳌头“古井琼花”的记载。衙门内设有侧室,是衙差休息的小厅堂。后院还设有牢房和小巧玲珑的怡园。2010年10月15日,被定为茂名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武帝庙

文武帝庙,位于鳌头镇鳌头居委会。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历经清代乾隆、光绪及民国三次修缮,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08年11月18日,古庙被列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庙坐西向东,为四进院落,三进山门,三位一体。古庙通体进深76米,面深50米。庙门高昂,门楣嵌匾高悬,镌刻有“文武帝庙”四个镀金大字,两侧有木刻对联一副,上刻“文昌六星孝友千古,忠义两字春秋一书”。古庙大厅内,四根南瓜形石柱承托樑架斗拱的天盖,左、右厢间与前厅平架,厢间廊间月门四洞迎着香客和游者。过天井进入二间,中堂似厅似亭,四边瓜形石柱承接梁架斗拱的天盖四檐轩架,有悬挂荣匾的空阁。庑间连接着中堂,壁上彩绘童子拜观音、姜太公钓鱼、八仙过海、天妃送子、仕林登塔等古典故事图案。右廊间嵌有清朝至民国八通石碑,碑文记载了古庙重修和当时设置机构等历史。二、三进间有过厅,过厅封顶,有砖柱到顶撑着木架顶盖,庑间高壁上有飞龙图、雀梅图等壁上画图,三进为文武帝庙正殿,正殿上供奉着文昌、关羽、伏波诸神。

古驿道穿过鳌头南门(闸门头)

南城门,明朝洪武年间在鳌头圩建有城墙,设有六个城门(闸门头),现在仅存南门和东门,古驿道穿过鳌头南门。南城门俗称闸门头(当地村民对城门的称呼),据当地村民推断,南城门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与鳌头圩同期建成。南城门按照原貌重修于2005年。

三桥城遗址

三桥城,位于羊角镇杨屋村委会三桥街村。据载,三桥地处电白沙琅江中游,为电白入高州、下雷琼驿道所经之地,是重要的关隘,历代地方政府拨款建桥于此,为电白县水陆交通要冲。明朝初年,于三桥设营并派兵驻守。明弘治初设按察分司,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筑城墙。城墙内层为沙土夯实而成,外层砌以砖石,城周围三百六十丈。城内建有按察分司署、那夏驿(后称大陵驿)署。清朝雍正年间,城墙逐渐崩毁。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知县吴晋勋下令将该城墙之部分砖石运至电城以修补神电卫城,历时306年的古城遂被拆毁。古城废后改称三桥街村。三桥城遗址的城墙已不存在,仅可见散落之古砖。

浮山寺拓片(拍摄于茂名博物馆三楼展厅)

浮山寺,位于羊角镇杨屋村委会。处于原三桥城内,为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雕梁画栋,历代均有修缮。寺庙门上悬有匾额:浮山寺;门联:浮云飘渺无古今,山月光明自去来。浮山寺于1958年因修建方江岭抽水站被拆毁,遗有明朝嘉靖年间石碑一块,碑石长196厘米,宽87厘米,厚17厘米,2008年4月,石碑被茂名市博物馆收藏。石碑刻明朝广东监察御史涂相的“浮山寺”诗五首,如下:

浮山寺

予巡历高州等府,事毕回省,自古潘驿至那夏驿漫成纪行诗五章,有司恩请刻之,盖窃取昌黎所过处镌名记意也,非以诗。

(一)

漠漠古潘路,炎炎那夏途。

拂云无石燕,驱瘴有金凫。

兴逸奇峰对,心清正沼俱。

酷阳须雨泽,涸辙有枯鱼。

(二)

树静晓风微,林花带露垂。

行人知远避,瑟鹤解相随。

挥汗疑成雨,凝云似作诗。

飞禽亦敛翩,深树择枝栖。

(三)

路绕浮山岭,清风拂袖来。

莺声藏暗柳,鸟迹印深苔。

岁月催丝鬓,乾坤自玉台。

商霖随有志,经济愧非才。

(四)

遐方南欲尽,日酷觉天低。

荒野人无到,空林鸟自啼。

远花红半露,深树绿初齐。

举目堪流涕,乡关万里迷。

(五)

暝色入山菁,轻云敛石屏。

明生广寒月,光动太微星。

旅梦勤家国,年华老驿亭。

丈夫经世老,不为逐浮名。

制作单位: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茂名市茂南区党史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图片除了署名外,均为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