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一岛海浮来,上有离支下有梅。”
广州荔枝正迎来赏味好时节,如今桂味、仙进奉、挂绿、水晶球等优质荔枝品种已纷纷上市。走进广州市增城区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之所及是一片繁忙,果农们一早将仙进奉采摘后,运送到分拣中心,分装打包后,通过冷链一箱箱运送到北京、上海等地,让全国人民都可以品尝到广州荔枝。
广州是广东省荔枝主产区之一,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55.1万亩,约占全省的七分之一,排全省第二,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占95.7%)。其中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仙进奉、流溪红荔5大优良品种约37.2万亩,占67.5%,优质品种率远高于省定45%的标准。广州荔枝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受“龙舟水”期间连续降雨影响,全市荔枝产量预计约11.31万吨,比去年12.83万吨减少11.85%。
最近几年,仙进奉成为广州优质荔枝品种的后起之秀,闻名海内外。
“今年仙进奉总体产量,增城全区比去年增一倍。”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廖美敬介绍,因为该区整体挂果面积增加、每棵树的结果量增加,所以总体产量比去年增加,但因五六月阴雨天多影响了光合作用,每颗荔枝的大小比去年略小,品质保持了高水准。
仙进奉是仙村镇基岗村村民所种植的一个古老而迟熟的荔枝品种,其被发掘并流行于市场,与广州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息息相关。
“增城荔枝的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副教授赵飞介绍,1600多年前东晋顾微所著的《广州记》记载:增城县白水山有五距鸟。县北又有搜山,有荔枝树,高八丈,相去五丈而连理。
目前,增城荔枝现有种植面积18.38万亩,占广州市荔枝栽培面积35%,栽培品种70多个,其中增城挂绿、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甜岩、桂味、糯米糍等原产优质荔枝品种面积达15.1万亩,占总产量75%,是名副其实的优质荔枝之乡。
2020年1月1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农社发〔2020〕1号),广东增城荔枝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一年365天,150天可以吃到仙进奉。”仙进奉荔枝种植带头人陈浩潮表示,目前仙进奉已经种到了广西、云南、海南等地,最早熟、最晚熟的仙进奉前后跨度约150天。此外,仙进奉的标准也已经形成,每颗重约25克、甜度在18至20、焦核率保持在85%至90%等,走向品牌化。
相关链接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傅鹏
【摄影】刘力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