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学堂·小暑
今日,小暑至。
小暑,是季夏的开始,高温、潮湿、多雨,万物狂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高温、潮湿、多雨,万物狂长。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此时,天气炎热,蝉鸣声声,夏收正当时。黄绿相间的田野里,阡陌纵横,3月种下的早稻迎来了丰收,稻穗饱满,随风摇曳。
蝉鸣声声。
早稻长成,稻穗饱满。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滚滚热浪下,解热防暑成为要义,一口甜瓜,一碗糖水,偷得浮生半日凉。
辉记甜品店内,市民品尝糖水。
小暑过后,三伏天渐行渐近,三伏天灸正是养生佳选。冬病夏治,益气养阳,散寒通络。
小暑恰逢年中,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愿你休憩一“夏”,寻一处凉室,读一本好书,休整再出发。
■知多点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三伏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
三伏天灸顺应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于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施以灸法协助人体阳气生发,激发正气,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祛除病邪、预防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热克阴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冬病夏治”的典型应用。
今期“廿四学堂”请来佛山市中医院针灸二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邓聪,为大家深入介绍三伏天灸的“可”与“不可”。
◎三伏天灸的适应症
临床上“三伏天灸”主要用于秋冬春之际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应性鼻炎等。
随着其临床研究的发展,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同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复发性风湿症等偏寒证型疾病、慢性脾胃疾病、原发性痛经等等。
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的误区
误区一:三伏天灸效果立竿见影
三伏天灸疗程基本为 1-3 年。冬病夏治强调“固本”,注重远期疗效,需要有时间与次数保证,应至少连续3个夏天,以保证与巩固临床疗效。
误区二: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长时间施灸则会导致阳气过剩,出现烦躁,上火,大便干燥等一系列疾病,“三伏天灸”灸敷时间不宜过长,皮肤呈现潮红状态即可发挥作用。施灸时若有发泡现象,属正常反应。皮肤发泡后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一般对小的水泡,可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烫伤膏、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百多邦等。若出现大的水泡,应到医院做局部处理。
误区三:三伏天灸包治百病
三伏天灸对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特别疗效,并非能治百病。做三伏天灸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医生诊断。
市民接受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
1.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天灸”。
2.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适合。
3.三伏天灸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三伏天灸适合人群
体质阳虚者、老人、冬病患者可以借助三伏天灸来调理身体,亚健康人群、体质虚弱的儿童也可以通过三伏天灸来防病保健。具体以下三类人群:
1、阳虚体质者,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小腹也是凉的,多有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2、冬病患者,即身体不适遇寒加重的人。比如呼吸系统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消化系统的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以及肩颈腰腿痛等
3、亚健康的人群,可通过灸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穴位,只要扶正气,以抵御外邪。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三伏天灸可为小儿鼓舞正气,抵御外邪,促进消化,生长发育。
【策划】陈禧彤 杨晖桃
【文案】陈禧彤 王虹丹
【拍摄/剪辑】戴嘉信 实习生姚佳烁
【配音】杨馥铫
【制图】严经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