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小暑来了,宜补阳气,调身体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订阅

小暑的到来预示着一年中“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来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活跃的时候,最适合体质虚寒、容易生病、过敏性疾病、脾胃差的人群,强壮阳气,提升正气,提高抵抗力。小暑时节来了,还不赶紧抓紧机会,好好补补阳气,调养身体......

小暑节气如其名,其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在岭南地区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又湿又热,热被湿气困住,透不出透不尽,人体就出现食欲差、出汗多、口干口淡、心气亏耗,容易疲倦、抵御外邪能力下降,容易感冒生病等症状;而此时“暑气至此尚未极也”,还没到最暑气熏蒸之时的大暑,小暑到立秋期间这的这段时间称为“三伏天”,其阳气还在处于上升的阶段,在此时,天人合一,人体的阳气也是处于一年中旺盛将近极致的状态,最是适合人体补养阳气。

小暑宜补阳

对于体虚的人群,因为天气热,湿气重,人体阳热在外,脾胃就更加容易虚寒,身体出现阴阳不协调的情况,在小暑节气,可以通过中医传统方法,调补阳气,如火龙灸、三伏天灸、中药熏蒸治疗、中药内服调理等。

小暑伤津,补充水分不能只喝水 

天气炎热,出汗多,尤其小朋友容易出现胃口不好等“苦夏”的表现。这种水分及体内无机盐等丢失,中医称为伤津,光喝水可能反而水湿碍脾,津液不得输布,喝水但不解渴。因此还应该通过中医内服调理或食疗,来益气生津,如乌梅饮等。

小暑关注心情,养养心阳 

夏季为五脏心之所属,五行属火,心火容易过旺,要留意心神的调理,疏解心情,不发脾气,心神静则五脏功能协调,机体代谢正常,胸怀宽阔,精力饱满。

小暑饮食健脾胃,消暑热

小暑湿热交困于脾胃,大多数人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在饮食上应当注意健脾养胃、清热祛湿,多吃入脾的食物,如莲藕、柑橘、黄豆、香蕉等,做些健脾助运的食疗汤粥,芡实白扁豆粥,小米山药橘皮粥等。

适合广东湿热地区的消暑食物,以辛散、清凉的为主,如香薷茶、绿豆汤、清荷饮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夏不宜极凉,可以吃些西瓜、绿豆、冬瓜等,但需要控制量,且素来阳虚的人群不建议吃。饮食应当常常提醒自己,做到“早、缓、少、淡、软”五字,尤其是小朋友,脾胃素来不足,更应该减少冷饮、雪糕等的摄入,不过量食用寒凉的瓜果,保证营养的均衡,以免伤脾生湿,影响胃口。 

作者:妇孺国医堂 陈慧怡、林家华

编辑:黄敏燕

审核:刘建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