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文创火到被抄袭,网友:好丑,好喜欢……

南方+ 记者

近日,以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为原型的毛绒玩具突然“出圈”。

这匹绿色的马以甘肃博物馆馆藏文物“铜奔马”为原型。歪嘴魔性笑容、配合金鸡独立姿势、脚踏翻白眼无语状小鸟……一经问世,这匹“丑萌”绿马玩具就立刻火遍全网。

甘肃省博物馆官方店铺显示,“马踏飞燕”毛绒玩具目前已经售出超1万件,现货已经售罄。据介绍,6月29日凌晨5点,甘肃省博物馆门口有人在排队等待进馆,为的就是能入手一个铜奔马爆款手办。

问世不到一个月,“丑萌”绿马就已经出现了盗版,足见其火爆程度。7月1日,甘肃省博物馆发布声明,称目前正在“疯狂踩缝纫机中”,希望大家耐心等待,并支持正版,谨防上当受骗。


毛绒玩具“铜奔马”风靡网络,又丑又萌“拿捏审美”

除了“丑萌”铜奔马玩具,甘肃省博物馆还推出了“神马来了”系列头套、口罩、绿马风筝等一系列“魔性”文创产品。

“博物馆的文创能有多魔性”“被马踏飞燕狠狠拿捏了审美”“甘肃省博物馆让文物整活” 等相关话题也迅速在微博上掀起讨论度。“别的博物馆把文物‘整活了’,甘肃省博物馆用文物‘整活。’”有网友调侃。

微博相关话题引起热议。

微博相关话题引起热议。

“丑萌”“魔性”是众多网友对于这匹绿马的评论。但观看过“铜奔马”实物的网友表示,“丑萌”绿马其实也生动传神地复刻了“铜奔马”文物的正面,“其实根本就是完美复刻。”“没想到吧!被语文课本上英姿飒爽的骏马‘欺骗’了这么多年。”

铜奔马毛绒玩具与馆藏铜奔马对比。图源:视觉中国

铜奔马毛绒玩具与馆藏铜奔马对比。图源:视觉中国

对比图片显示,“铜奔马”文物实物的正面确实和文创的表情一样,这波创意可以说抓住了精髓。

我丑吗?嗯?

我丑吗?嗯?

有网友也提到,绿马”刚好谐音“绿码”,这件文创的谐音刚好是“绿马踏肺炎”非常符合当下人们希望疫情赶紧消失,人人绿码的美好愿望。

被狠狠“拿捏”的网友在大呼“神经病”的同时,又能通过这种“反差萌”大大地拉近与文物本身的距离,原本静止的文物也瞬间生动了起来,让人有了了解它们背后故事的好奇心。

文物本身的“加持”也是文创得以迅速出圈的关键。“守正”才能“创新”,无论多么魔性,博物馆文创首先应谨遵文物原本的细节,抓住特点,才能在“有根基”的基础上做出成功的创新,结合时下的热点和消费者的心理,自然可以拿住流量密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此外,这匹“绿马”的背后,也有着一群“90后”设计师。甘肃省博物馆背后的文创设计团队“东方密语”在官方微博表示,这个形象是甘博文创团队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策划、设计修改、细节打磨,“从无到有”创作而来:“从设想到成品到手,我们如呵护孩童成长一般,为其保驾护航。”并呼吁大家继续支持原创、正版文创。

【知多D】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体现了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打麻将、做瑜伽……各大博物馆魔性文创“整活”文物

博物馆文创不论做成何种形式,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人去了解历史、了解文物。正如此次“丑萌”绿马火出圈,甘肃省博物馆亦对此表示:承蒙大家厚爱,甘肃省博物馆也很珍惜这次“出圈”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一样的铜奔马,了解不一样的甘博。我们更欢迎大家来到甘肃,走进甘博,进一步了解甘肃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

近年来,各地博物馆也陆续推出一批“魔性”文创,在切中大家笑点的同时,也用别样的方式推广着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首先冲出圈的当属整活鼻祖三星堆。四川人怎么能少得了麻将呢,青铜人像也必须得会!

三星堆博物馆川蜀麻将摆件 。图源:视觉中国

三星堆博物馆川蜀麻将摆件 。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青铜人什么都会!

三星堆博物馆摇滚乐队盲盒。三星堆博物馆淘宝旗舰店截图

三星堆博物馆摇滚乐队盲盒。三星堆博物馆淘宝旗舰店截图

大唐仕女都开始健身了你呢?《国家宝藏》推出的大唐仕女瑜伽盲盒。

大唐仕女瑜伽盲盒。图源:你好历史淘宝旗舰店

大唐仕女瑜伽盲盒。图源:你好历史淘宝旗舰店

掀起你的盖头来!故宫文创太子造型杯子。

故宫太子杯。故宫博物院文创淘宝旗舰店截图

故宫太子杯。故宫博物院文创淘宝旗舰店截图

铁齿铜牙青铜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青铜器型冰箱贴+开瓶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型冰箱贴。中国国家博物馆淘宝旗舰店截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型冰箱贴。中国国家博物馆淘宝旗舰店截图

插你一剑!湖北省博物馆推出“越王勾践剑U盘”。

越王勾践剑U盘。图源: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U盘。图源:湖北省博物馆

想啃一口的新疆博物馆馕饼鼠标垫。

馕饼鼠标垫。图源:新疆博物馆文创

馕饼鼠标垫。图源:新疆博物馆文创

掌握如今潮流趋势,用丑萌让文创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灵魂,各大博物馆对文创的创新是可喜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从长远角度看待这些文创的生命力,关注其推动文化传播、普及历史知识的意义,期待更多有趣的文创能“整活”文物,让博物馆更加生动鲜活。


【记者】关雨晴 

【实习生】杨木子

【策划】黄堃媛

编辑 张会玲 李杰伦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