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东华镇:人大代表主动投身灾后复工复产复学一线

南方+ 记者

连日来,英德市东华镇人大围绕当前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把灾后复工复产复学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发扬持续作战精神,坚守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作,全力协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充分发挥代表模范表率作用。

网格式开展受灾排查

近期东华镇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全镇各村(居)农作物、水利设施、道路桥梁和供水、供电、农户住房等出现不同程度受灾,部分村通信中断,多处发生山体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人民群众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洪灾过后,该镇各级人大代表继续发扬持续作战精神,及时把履职重点转移到灾后重建、灾后防疫等工作上,全力支援灾后复工复产复学工作。

人大代表“进网入格”走访慰问受灾群众。

人大代表“进网入格”走访慰问受灾群众。

全镇7个代表联络站组织135名驻站代表“进网入格”深入一线开展受灾排查,积极主动到受灾农户家走访联系。“家里情况如何?”“身体还好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每到一处,代表们都及时对受灾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排查水库河塘、道路交通、危旧房屋及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在河道、旧房屋等危险处,设立安全警示牌,提醒周边群众注意出行安全。

代表们详细询问受灾群众房屋受损以及家庭受灾情况,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关心慰问受灾群众,希望受灾群众安心下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我们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人大代表想方设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所需,十分感谢你们。”文田村受灾群众黄叔感激地说道。

镇消防中队采用消防车为英华茶场四分场四区群众送水。

镇消防中队采用消防车为英华茶场四分场四区群众送水。

英华茶场四分场四区在经受连续降雨后,村内发生大面积内涝灾害,抽水机房被淹,自来水管冲断,群众饮用水无法供应。为保障该村310多人的安全饮用水,英德市人大代表、英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黄永红一方面及时联系协调镇消防中队,由镇消防中队采用消防车为群众送水;另一方面组织维修人员涉水为该村修复抽水泵和自来水管,很快恢复了该村群众正常用水。

东华镇各级人大代表还积极捐款捐物,共收到救灾捐款41300元,救灾物资一批,其中,洪金瑞、胡克强代表各捐款2000元,助力灾后复工复产复学。

多措并举助力灾后复工复产复学

东华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配合镇、村两级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到生产自救工作中,组织发动群众清理垃圾杂物、防疫消杀,协助开展救灾复产,清理塌方和受损房屋,疏通道路,帮助维修供水、供电线路及通信设备,切实起到“代表先行”的表率作用,助力全镇灾后复工复产复学工作。

清远市、英德市人大代表,塘下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黄梅花在灾后排查过程中,发现塘下村900多亩农作物受灾严重,村民生产生活受阻等问题,通过“随手拍”将发现的灾后问题及时反映到代表联络站,由镇人大办交相关单位处理。承办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和机械,对该村进行疏通道路,清理淤泥,防疫消杀,该村恢复了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同时,抓紧开展生产自救工作,该村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国家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遭遇洪涝灾害严重,水稻受灾面积520多亩。黄梅花代表与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一道,积极指导该社采取补救措施恢复生产,加强水稻灾后管理,进行清除受浸水稻积水,土壤消杀,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追肥复产,尽量最大限度减少受灾造成的损失。

6月18日,817县道文策村狮木径路段出现公路山体边坡塌方,严重危及了公路安全畅通,该路段是东华镇文策、宝洞、汶潭等村一万多群众通往圩镇的必经之路。英德市人大代表、文策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廖耀学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和设备赶赴受灾路段现场,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实施交通管控,冒雨作业,仅用3个多小时,迅速清理路面上的泥石及树木,全力以赴及时抢通断交的路段,及时恢复了交通。

817县道文策村狮木径路段出现山体塌方,经抢修恢复了通车。

817县道文策村狮木径路段出现山体塌方,经抢修恢复了通车。

6月21日,特大洪水将重新村下坝村小组至村委路段路基和路面全部冲毁,影响了重新村及周边4800多人出行,并造成道路安全隐患。东华镇人大代表、重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廷焦赶到毁损现场,拉起警戒线,并派人24小时值守。第二天洪水退后,立即组织专业机械车辆对损毁路段进行了排水、清淤,终于修建了一条临时通行便道,从而满足了群众务工、上学和出行安全的迫切需要。

6月21日,东华镇中心小学受浸严重,洪水漫上学校二米多深,校内水电中断,部分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洪水消退后,英德市人大代表、大镇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叶昌樵带领部分代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灾后清淤和消杀工作。及时联系喷水车,通过高压水枪对校园内的淤泥进行清洗,清洗室外场地,对教学楼、学生宿舍、饭堂等室内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消杀,清运洪涝垃圾,并对损坏的设施设备进行补给,以最快速度完成学生安全复课的准备工作,确保了全校2000多名师生按时复课。

【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何伟荣

编辑 余燕欢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