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点20分,望着最后一辆巴士回到车队,深圳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布吉车队党支部书记姚玮玮松了口气。“每天108台车跑出去,全部平平安安回来,我心里才安心。”
“操心”似乎成为她的日常,从基层岗位乘务员成长为管理百人车队的女书记,她坚持“宁可早到1小时,不可以早退1分钟”,为乘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更坚守安全生产一线,和团队在抗疫中体现出非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冲锋、善管理、聚团队,释能量,是大家心中的暖“大哥”。
党徽戴在胸前,责任牢记心里,年轻的党员车队长,诠释了深圳交通一线闪亮的奋斗者身姿。
“疫”线冲锋: “有队长在,还怕什么!
“不能等了,立即申请启动车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月2日,当城市沉浸在农历新年的假期喜悦之中,姚玮玮接到一位员工家属新冠确诊的消息,立即冲上战疫一线。
她第一时间申请启动车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车队67台车临时停运,41位员工酒店隔离,69位员工居家隔离,对姚玮玮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
2月2日当天,她一面与社区联系,安排受影响的员工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进行重点区域、车辆消杀;一面合理安排车队内部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做好后勤跟踪,物资准备、隔离员工护送工作;一面与公司业务部室联系,不忘为封控在车队的51名员工筹措毛毯,抵御夜间寒冷。
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在关键时刻凸显凝聚力、战斗力。在姚玮玮的号召和组织下,各项应对预案有序进行。次日凌晨,车队另外一个场站的三名班长通宵给3条公交线路上的247个站点贴上临时停运的温馨提示,其中张来志班长把家属带着参与其中; 57位员工主动留在场站做志愿服务,清运垃圾、场站消毒有序进行,预备党员、机务助理刘建新更是主动请缨,从车队主站去副站管控点服务。各方协力下,成功应对此次疫情冲击。
今年3月,她又接到紧急工作任务,前往福田新洲社区抗疫支援服务。在号召大家参加这项志愿服务时,仅平湖场站就有50多人立即报名,理由是“有队长在,怕什么!”
3月18日一早,由她带领公司111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奔赴当时疫情最严重的福田新洲社区。进入社区后,她带领团队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居民信息核查、严守进出关口以及为居民搬运生活物资等四项工作,又自愿承担下将最苦最累的为居民搬运生活物资工作,带领自己车队21名志愿服务队员现场变身“搬运工”,用手提、或用肩扛、或两人抬,将一袋袋、一筐筐生活必需品送到每个居民门口。
安全坚守:宁可早到1小时,不可早退1分钟
2004年,姚玮玮进入巴士集团成为一名乘务员,2006年通过竞选成为“优质服务队”大队长,对外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对内在乘务员队伍中开展“传、帮、带”工作、传递正能量。
“进入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车队长的安全生产压力很大,一定把岗位和责任放在心里。”严格坚守安全底线,她将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每天工作超过十几个小时,坚持宁可早到1小时,不可早退1分钟。
50多岁的老师傅张仕堂发现,一到台风暴雨天,姚玮玮就睡在车队,“把车队当家一样。”在安全生产上,人、车、路、环境,她把每一项都要抓牢。一方面密切关注员工的驾车习惯,员工工作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对于重点道路环境密切关注,近年来,原关外道路建设加速,道路环境变化较快,必须及时摸排,及时预判,及时推送。
“如果工作没有条理性,再简单的工作也干不好。”在姚玮玮看来,每个月的安全生产再培训是重要抓手,培训务必执行到位,一定不能走过场。她会收集全公司安全生产案例,现场剖析,讲清楚讲透。
严格管理之中,她又在不断释放能量,温暖他人。“她对员工真的是最好的,大家有什么都要找她。”张仕堂说。车队老司机出车前,总是能收到她递来的提神咖啡,不出车时,不少老师傅希望在她办公室聊天。在大家心里,这位女书记把自己活成了“大哥”,靠得住,能扛事,敢担当。但同时她也跟团队说,“不能给我带东西,一个鸡蛋都不行”。
传递能量:党徽戴在胸前,责任牢记心里
18年的职业生涯里,姚玮玮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本科文凭,靠着努力与坚持成为布吉车队党支部书记、车队长。2016年分别被广东省市总工会授予“南粤建工立业女能手”、深圳市总工会授予“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荣誉,巴士集团2014-2016年“十佳优秀共产党员”。
“04年刚到深圳时,感受到深圳一下子接纳了我。”姚玮玮坦言,刚来到深圳工作,面对五湖四海的同事,没有人排挤外地人,车队领导的关怀、同事们的关心,让她快速投入工作,发挥自己特长,快速成长。“深圳特区给了我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温暖的力量,我也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为这座城市贡献力量。”
【记者】戴晓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