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震寰:粤港澳要融合发展大湾区才有活力 | 共话香江情③

南方日报

25年前的7月1日,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亲眼看着五星红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我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人真正开始当家作主了!”25年后,他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这一刻,语气里仍难掩激动与自豪。

霍震寰。受访者供图

霍震寰。受访者供图

作为香港著名的爱国企业家霍英东的次子,霍震寰24岁时从加拿大学成归港后,就加入家族企业,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后来更是共同经历了开发南沙的岁月。“当年我父亲提出开发南沙,就是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粤港合作的平台。”霍震寰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是把南沙放到更高的位置,从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近期出台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更是为南沙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湾区,粤港澳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是很重要的,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霍震寰希望南沙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上能有更多创新引领举措,而他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粤港澳合作交流,助力大湾区人心相通。

▼谈香港回归

“香港人真正开始当家作主了”

南方日报:在您的记忆中,关于1997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霍震寰:最深刻的一定是香港回归祖国。那时我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至今我仍记得,那天晚上香港下起了倾盆大雨,几乎每个参加仪式的人都淋得湿透,但是我们心情都很激动。看着五星红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我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人真正开始当家作主了!那一刻真的是感触良多,终生难忘。

另外,当年虎门大桥通车,也是在我记忆中比较特别的一件事。我当时第一时间就去体验了。有了这座桥,我们开车点对点往返香港和南沙更方便了,全程只需一个多小时。

霍震寰(前排右二)与父亲霍英东(前排左三)共同经历了开发南沙的岁月。受访者供图

霍震寰(前排右二)与父亲霍英东(前排左三)共同经历了开发南沙的岁月。受访者供图

南方日报:在虎门大桥建成之前,来往南沙和东莞要通过汽车轮渡,这个轮渡码头,就是由您父亲霍英东先生筹建的。

霍震寰:是的,这是我们在南沙的第一个项目。

198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我们在广东中山投资兴建温泉度假酒店。当时从中山开车回香港,我们要先经广州,再去东莞,交通不便利。于是我父亲就研究了广东的交通,发现从南沙到虎门,如果修建一个汽车轮渡,就可以缩短路程,也有助于促进珠江西岸城市经济的发展。

当时其实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有人会觉得,未来要建大桥的话,是否还有必要修建这个轮渡。但我父亲认为,在当时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大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经济发展慢不得,还是应该先把轮渡建起来,让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交通能连接起来。所以当时他做了很多说服、协调的工作。

在轮渡建成之前,我父亲也担心过,通航后会不会没有人来,要不要送叉烧饭来吸引大家坐船。但其实在通航的第一天,就有很多车开过来要登船。那个时期,香港与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不少商品货物都是在珠三角地区完成生产制造,然后运往香港。汽车轮渡这条水路运输通道能节省不少时间、成本,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航没多久,一个码头已经不够承接大量的需求,我们很快就增建了第二个码头。

▼谈大湾区建设

“希望南沙打造优质生活圈范本”

南方日报:您和父亲共同经历了开发南沙的那段岁月,也见证着南沙从一片荒芜变成如今的建设热土。上个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出台。您在这份方案中看到了哪些新机遇?

霍震寰:当年我父亲提出开发南沙,就是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粤港合作的平台。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是把南沙放到更高的位置,从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湾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是很重要的,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上,希望南沙能有更多创新引领举措。近期出台的《南沙方案》里提到了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等,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为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创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很重视的领域。早在2007年,由霍英东基金会捐建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就落户在南沙,当时的初衷就是希望借此促进粤港两地的科创交流与合作。香港有很多大学在科研创新、基础研究方面的能力很强,在《南沙方案》的政策支持下,结合大湾区内地城市强大的制造能力,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霍英东多次捐款予香港科技大学,支持该校发展成全球一流大学及在内地拓展的策略计划。为纪念霍英东的慷慨资助,该校在广州南沙设立的教研学院命名为“霍英东研究院”。受访者供图

霍英东多次捐款予香港科技大学,支持该校发展成全球一流大学及在内地拓展的策略计划。为纪念霍英东的慷慨资助,该校在广州南沙设立的教研学院命名为“霍英东研究院”。受访者供图

除此以外,现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资格互认范围不断拓展,包括建筑、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港澳专业人士可以跨境执业,这对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是有好处的。《南沙方案》提到未来会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在人才引进、股权激励、技术入股、职称评价、职业资格认可、子女教育、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还提到了针对港澳人士的税收优惠政策,我相信这些利好都会更加促进大湾区人才交流、合作。

更多的人选择来南沙发展,那自然要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范本。我们也在思考,在这方面有什么可以做的。

南方日报:您刚刚提到了粤港澳人才交流。多年来,通过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你们也为内地培养了许多人才。未来还会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霍震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就在想,内地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觉得,始终是人才最重要。因此我们就捐资参与创办了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根据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举办了不同的短期培训班。例如改革开放初期开办过酒店管理主题的培训班,因为当时内地的宾馆、酒店业与国际不接轨,所以希望通过培训班提升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现在国家发展得很快,但是在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还是需要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办了一些培训班,为国家人才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现在大湾区建设需要更多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我觉得香港是可以多做一点事情的。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税负也比较低,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优势。未来如果在居住环境、生活配套上做得更好一点,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这里,继而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谈文化传承

“以武术为媒,促进大湾区人文交流”

南方日报:您的家族可谓是“体育世家”,您本人对发展体育也尤为热心,多年来一直倡导以武术作为媒介,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对此,未来您有什么计划?

霍震寰:武术当中蕴涵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值得推广的一项运动。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据我了解,内地有些大学有武术专业,我们可以多合作。现在我们也正在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武术联盟,希望以武术为媒,促进大湾区的人文交流。目前计划11月在香港举行成立大会,这也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一次盛会。联盟成立以后,希望可以帮助推广大湾区各家不同流派的武术,让他们得以流传更广。

霍氏一家可谓“体育世家”,霍震寰对发展体育也尤为热心。受访者供图

霍氏一家可谓“体育世家”,霍震寰对发展体育也尤为热心。受访者供图

将来也希望在粤港澳三地轮流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比赛、进修课程等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大湾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也推动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记者】曾美玲

【实习生】唐心玥 吴百卉

【海报设计】甘展平

【统筹】吴哲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佘余 甘韵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