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围绕落实“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今年以来,金湾区通过实施“赋能”行动和“创先”行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为产业发展锻造红色引擎,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力量。图为金湾航空新城。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在建设现场,搭建“红色直通车”联系服务企业,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建设“红色工地”,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精品示范工程。
在生产一线,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以党的组织优势助推产业园区跨越发展;成立“红色技术攻关小组”,关键岗位的党员干部带头,打造实干、苦干、巧干的技术攻关红色铁军,不断破解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在城镇社区,打造“红色商圈”,建立功能型的综合区域党组织,推动党建工作与商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激发区域发展内生活力。
在农村基层,实施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质行动、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振兴行动、特色产业辐射引领行动,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全国示范“红色乡村”。
为产业发展锻造红色引擎,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力量,如今的金湾正以党建引领凝聚力量,不断助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第一
做实产业链党建推动全链条发展
“党建引领、行业归口、产业链接、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党建工作体系,正为金湾加快打造全市产业发展主战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成为牵引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红色引擎”。一座座“红色堡垒”在产业链上建立了起来,在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中推动产业发展。
围绕“产业第一”工作抓手,金湾不断做实产业链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图为航空工业通飞车间。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聚焦园区、产业抓企业组建、行业组建、区域组建,在金湾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高端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五大产业链中,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企业达94个,联合组建党组织的企业有72个,党组织覆盖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均实现100%。特别是在如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正积极打造龙头带建为主、片区联建、同业共建相结合的产业链党建格局。
通过持续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如今各个企业正不断强化管理层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稳妥推进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章程,全区共164名党组织书记由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担任。随着党组织设置与企业架构的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正向分支机构、业务版块、项目团队延伸,把支部建在业务科室上。
把凝聚的红色力量,投入到技术攻坚中。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党员在科技研发、技术攻关中打头阵、当先锋越来越成为常态。截至目前,金湾区的龙头企业中,已成立了19个红色技术攻关小组,类似小组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多。
其中,汤臣倍健党委红色技术攻关小组参与完成公司31个重大项目、300多项技改、5000多项提案的改善。三一海洋重工党委红色技术攻关小组覆盖研发岗位党员50余名,占公司研发总人数近20%,已获88项专利授权。
此外,在全区“红色工地”建设中,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党支部成立攻坚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通过创新工程作业方案,缩短总工期约60天;党支部书记牵头组建创新工作室,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0项,完成科技创效15项,累计创效3300余万元。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以党建聚合力量、撬动资源、释放动能,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在珠海金湾,聚焦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衔接,突出考核导向,“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正在不断健全。
以党建聚合力量、撬动资源、释放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图为红旗镇沙脊村水乡游船乡村旅游项目。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在区委“一线指挥”和镇委“前沿作战”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中,明确了区领导每月包镇到村、镇领导每周走村入户的挂点联系制度。同时,金湾区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在述职评议、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权重,深化形成“年初任务清单、年中统筹调度、年底述职评议”的工作闭环。
人才队伍的智力支撑建立起来了。坚持定向输送,金湾区向每个镇选派科技专家服务团,从农业或科技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村任第一书记,向农业重点村居选派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人才在重点村全覆盖。在涉农院校与基层联合培养人才的制度建设上,每年定向培养一批产业发展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本土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培养造就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迈向共同富裕的路上,金湾正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通过实施“三大行动”,因地制宜做实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质行动。积极推行“企企联动”“村企联动”,帮助企业和村级经济组织开拓网上市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区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做大做强物业经济。
实施红色村示范振兴行动。扎实推动三灶镇鱼月村建设成为全国红色美丽乡村示范村,充分依托红色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美食经济、观光经济、文创经济、海滩经济,连片打造“特色乡村+自然资源+透明工厂+红色文化”精品文旅示范区。
实施特色产业辐射引领行动。加快推进省级黄立鱼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水果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采取“党建+产业”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更好地组织农民跟着党组织走、跟着市场走,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基层力量
在“小切口”上做活城市基层党建“大文章”
凝聚基层党建力量,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强化的社区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了社区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推动着金湾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为完善社区基层党的组织体系,金湾区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将党组织、党小组建立在社区综合网格、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上。目前全区已建立红色业委会6个,在住宅小区建立党组织3个。如三灶镇时代山湖海小区党支部成立后,形成党支部引领小区业委会建设、物业管理,规范小区各项事务的“1+2+N”治理模式,推进小区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亮点。
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图为西城社区,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玩闹。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此外,富都名苑业委会党支部、樱雪名苑业委会党支部相继建设运营了党群服务中心,配置有党员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等区域。通过推行“党员亮身份”活动,鼓励党员家庭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也成功组建,并长期性、常态化组织开展服务活动,当好保洁员、服务员、调解员和巡逻员,让矛盾化解在小区,服务精准到家门。
在深化党建网格服务管理方面,金湾建立起社区党委书记、“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三级网格联动管理体系,全区27个社区划分为673个网格,并将疫情防控、民生微实事、垃圾分类、出租屋管理、便民服务事项等纳入网格,以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基本诉求。
与此同时,金湾区正不断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在“小切口”中持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根据《金湾区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方案》,按照“就近就便、统筹兼顾、相对均衡”原则,金湾区将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安排到全区4个镇41个村(社区)开展“双报到”服务群众活动,明确报到时间、要求和重点工作任务。截至3月底,全区1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3082名党员完成报到全覆盖。
通过组建“双报到”党员小组,金湾区将报到党员编入村(社区)网格,做实做优“居民需要、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把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到辖区内每一网格、每一楼栋,推动条块融合,凝聚社会治理合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双报到”网格153个,组建党员小组181个,覆盖辖区群众逾50万人,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