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智享会|黄慧明:南大干线是联系珠三角东西岸的重要发展走廊

南方+ 记者

受访者供图

南大干线对于广州南部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南大干线将形成佛山—番禺—东莞—南沙的一条大湾区东西大动脉。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慧明表示,番禺素来和广州中心城区是沿着南北向的交通主干道进行联系的,南大干线是真正把番禺的东西联系彻底打通,是联系珠三角东西岸的重要发展走廊,串联了整个番禺最为重要的产业平台,汇聚了番禺高端服务区和高品质居住区域,把番禺原来相对零散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强烈整合。

南大干线全线通车后,除了为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等沿线经济集聚区持续注入新的动力与流量,往西可接佛山三山新城;往东可通过拟计划建设的沙鱼洲隧道联通广州第二CBD,通过莲花山过江通道连通东莞水乡新城;往南联通南沙新区,能级非常大。黄慧明认为,番禺有丰富的河网,利于塑造非常优质的居住、生活和生产的环境。南大干线经济带位于广州最腰部位置,对整个番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广州大学城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非常重要的创新策源地。黄慧明所在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曾深度参与广州大学城规划工作。在他看来,北起中新知识城,南至南沙科学城,连成的线条组成了广州的“科技创新轴”,广州大学城正是这条科创轴上的重要一环。在科创走廊的引领下,以大学城、生物岛、南岸起步区、国际展贸城等组团为依托,形成“科技创新轴”,集聚高端创新产业。沿南大干线串联化龙镇区、新造镇区、南村居住区、番氮居住区等形成“综合服务轴”,从而形成“双轴”联动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他预计,整个科创轴可以新增120万平方米建筑量的产学研创新空间。广州“科技创新轴”上的重点平台内,将聚集高新技术企业6000-7000家,提供科研技术岗位超过30万个,形成产学研高密度、高黏度的“创新雨林”。

展望未来,黄慧明表示,广州大学城应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技、双创驱动之芯的作用,全面打造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建造国家级科产教融合示范区,做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强智核。

专题回顾

珠江后航道南岸腾飞:宜居大湾区广州区域价值报告·广州南

宜居大湾区:关注您的居住幸福

【南方日报记者】冯善书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