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
高标准做强两大经济带
立足湾区,面向世界,建设现代化亲海智城
“前承2200多年历史文脉源流,坐拥湾区门户530平方公里发展纵深,环绕百里珠江岸线,远眺狮子洋畔广阔的山水田园,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在新时代的现代化征程中实现新跨越。”这是新一届番禺区政府领导班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阐述。
按照番禺的最新发展蓝图,未来要聚焦融入都市区、引领都市圈、屹立都市群定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生机无限的华南枢纽、岭南水乡、湾区门户、高铁新城。
然而,一座城市要发展,关键是要靠产业火车头来拉动。正因为如此,以上述蓝图目标为方向,番禺进一步提出,要立足湾区,面向世界,按照建设现代化亲海智城的思路,高水平、高起点建设优化提升南大干线经济带和番禺珠江沿岸经济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供图
前四月固定投资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而今,距离上述目标提出半年有余。番禺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番禺持续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稳定工作力度,全力保障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平稳,奋力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2022年1-4月,番禺区主要产业指标表现良好、运行平稳,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730.27亿元、增长4.6%。五大行业产值531.67亿元、增长9.4%。先进制造业产值363.65亿元、增长8.7%。限上商业额745.14亿元、增长15.2%,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612.71亿元、增长19.5%,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19.57亿元、增长0.1%。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72.62亿元、增长3.3%,其中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119.79亿元、增长7%。商品房销售面积71.07万平方米、增长1.1%。
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经济下行带来的风险压力下,这份成绩显然来之不易。虽然背负压力不减,但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30.36亿元、增长18.9%,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其中工业投资28.06亿元、增长31.8%,房地产开发投资119.86亿元、增长46.9%。229个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9.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2.9%,高于时序进度9.6个百分点,其中31个新开工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11个。185个广州市“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157.1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5.59%。
构建“双轴三区多园”现代产业新格局
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目标最为核心的力量,在此前公布的番禺区“十四五”规划中,番禺区已明确要将产业重点压在人工智能、数字新基建、软件与信息服务和区块链上,同时将构建“双轴三区多园”的现代产业格局。
所谓“双轴”,即南大干线产业创新轴、番禺大道文商旅融合发展轴;而“三区”是以广州大学城为核心,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集聚区;以“万博长隆——广州南站”为核心,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莲花湾片区为核心,打造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多园”包括天安节能科技园、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番禺创新科技园、广州巨大创意园、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沙湾珠宝产业园、华创产业园等15个重点产业园区。
其中,这15个重点平台里边,最主要的引擎又在万博长隆片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番禺汽车城、广州南站地区和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
按照规划,万博长隆片区、番禺汽车城目标产出体量均超过千亿,百亿级有2个。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佛极点”的更高目标的引领下,番禺区作为深莞惠与“两山一门”的中转点,为了在未来深入参与广深双城的联动发展、大湾区的产业协同,比较明确的切入点是汽车产业集群,寄望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同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法规体系、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即打造“整车生产+研究院+零部件配套+物流配套”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起,万博CBD即开始重点引进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现代物流等“互联网+”新业态。在“十四五”期间,番禺区计划全面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以大学城为“智核”,以万博为实践基地的创新科技产业集群,也为各大科技、互联网、物联网企业开辟了人才储备和政策扶持的便捷通路。
优化两大经济带 推动番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即将全线开通的南大干线,作为在未来深远影响番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备受瞩目。
早在“十三五”期间,番禺区以南大干线这一主轴,串联起广州南站地区、万博长隆片区、大石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园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莲花湾七个重大平台,南大干线经济带“一轴七平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有数据显示,在番禺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里边,南大干线经济带就已经大概占到了三分之二。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核心引擎”的强大势能,番禺明确提出要围绕南大干线经济带,番禺区提出要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产业集群,着力打造1个千亿级、2个五百亿级、多个百亿级的“1+2+N”产业集群。
记者注意到,去年底,新一届番禺区政府领导班子对于南大干线经济带的建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部署。番禺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按照“立足湾区,面向世界”,建设现代化亲海智城的思路,高水平、高起点建设优化提升南大干线经济带和番禺珠江沿岸经济带。
番禺是珠江后航道重要区域之一,珠江干流穿境而过,南浦岛、洛溪岛、大石片区、小谷围岛(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以及入海口的海鸥岛均分布在珠江沿岸。
万博CBD 资料图片
在建设番禺珠江沿岸经济带方面,番禺区已提出要将统筹沿线沿江开发建设,推动土地高效整备利用,高水平做好产业规划,加快区域资源要素整合融合,推动重点片区重要圈层产业升级、产城融合,构建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打造“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引城入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抢抓高铁时代、番禺先机,建设高铁新城,围绕广州南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经济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新增长极。以占据珠江口、面向狮子洋的临江亲海优势,推动万博长隆片区向珠江拓展,打造以万博长隆为核心的广州亲海商务区。
新目标提出后,番禺也掀起了铆足干劲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的新热潮,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一项项重点工作,推动番禺高质量发展。
按照番禺的工作部署,2022年,该区将继续加快创新发展,加快重点功能片区建设,拓展生产生活生态高质量融合发展空间,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充分把握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趋势和机会,做强做大汽车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园区)、华工、暨大科技产业园。推动“番禺制造”更新更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依托已经锚定的229个重点项目,番禺公开明确,今年要强化南大干线经济带及番禺珠江沿岸经济带近、中、远期重点项目建设规模和布局,加快推进广州南站TOD、中国铁建华南区域总部、地铁22号线陈头岗停车场场站综合体、新世界国际学校等沿线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串联广州南站新城、长隆万博片区、大石先进制造园和科技创新园、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莲花湾等重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沿江经济带、南大干线经济带将成为番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点。
专题回顾
【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