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记者6月30日从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获悉,“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广东地方党史正本编写工作接连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其中《中共广东省委执政纪事》(2018年卷、2019年卷、2020年卷)即将出版;《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三卷(1978—2012)》形成初稿本;《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二卷(1949—1978)》修订工作快速推进,为今后进一步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凝心聚力功能,持续深化广东党的地方历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撰写全省地方党史三卷
作为党史工作的标志性工程,地方党史正本编写是搞好党史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凝心聚力功能的基础与前提。近些年,广东地方党史正本编写工作跑出了“加速度”。
2021年,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完成《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一卷(1921—1949)》修订再版,还同步开展《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三卷(1978—2012)》编写工作。同时,广东各市、县(市、区)党史正本编撰全面进入快速推进期。
其中,肇庆市下辖的德庆县、高要区、怀集县出版了地方党史一卷,云浮罗定市、汕头市潮阳区、汕头市金平区等地的地方党史二卷已完成审核,广州、阳江、韶关编写地方党史三卷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建伟介绍,接下来将继续聚焦正史编研,深入开展党史基本著作编写、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工作。一方面指导和推进全省地方党史三卷的撰写工作,今年内将完成《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三卷(1978—2012)》的初稿;同时,按照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统一部署,《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二卷(1949—1978)》的修订工作正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正组织编纂《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大事记(1921—2021)》,推进《中共广东历史一百年》的编写工作,编纂出版《广东脱贫攻坚口述史》《广东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4辑)《广东反走私斗争史录》等党史出版物。
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党史部门开展工作的重点着力方向。
“这些年,惠州、揭阳、汕头、汕尾、梅州等地的党史和文献部门,深挖本地红色历史资源,编辑出版红色历史丛书,拍摄红色历史专题片,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的地方教育资源。”杨建伟表示,广东全省党史和文献部门将持续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对新一轮革命遗址普查认定的红色革命遗址展开抽样调研,策划出版《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大博览》丛书。另外,还将启动党史教育基地电子数据库建设,推动党史教育基地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南方+客户端“党史精读”订阅号、《红讲台》两个党史宣教品牌,以创新思维继续深化打造“党史+融媒体”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宣教矩阵。
形成有广东特色的资政成果
近年来,广东党史和文献部门积极增强资政能力建设。其中,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依托《粤史资政》平台,围绕中心选题,结合资源禀赋,立足优势研究,找准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形成了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资政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另外,实地走访调研老区革命遗址、红色文化和老区乡村振兴工作,为老区苏区和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再者,开展广东省公办高校学生党史教育情况专项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
同时,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党史和文献部门也积极组织编写资政专题,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资政参考。
据介绍,接下来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将进一步发挥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基地的平台作用,扎实推进关系广东改革发展大局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出一批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实践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及时跟进记载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实践历程,扎实推进《中共广东省委执政纪事》的编纂与出版工作。
另外,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围绕“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推进《从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广东改革发展》《广东推进“1+1+9”的实践》等专题研究,与相关部门、相关地级市合作启动《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实录》《新时代广东推进重大战略的实践》等丛书的编撰,不断把党史资政育人工作推向深入。
【联合出品】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南方日报
【记者】龚春辉
【出品人】丁少红 龚春辉 洪晓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