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徐晓霞: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南方+ 记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1+1+9’工作部署重点任务,明确了我省未来5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徐晓霞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在落实中,要紧抓“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努力构建区域协调、绿色发展新格局,并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以实现减污降碳为总抓手,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不偏

南方日报、南方+:省党代会强调,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省生态环境厅将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徐晓霞:广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面临的情况更复杂、要求更高、挑战更大,要充分认清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的重大意蕴内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水平美丽广东建设,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因此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下,并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才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打造美丽中国是民心所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生态惠民、利民、为民,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推动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任重道远。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在过去虽取得巨大成就,但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未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清醒认识当前面临形势,自觉扛起环境保护重任,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上生态文明建设短板。

努力构建区域协调、绿色发展新格局

南方日报、南方+: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做好服务,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徐晓霞:我们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以美丽湾区建设为引领,强化空间引导、分区施策,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保护发展,努力构建区域协调、绿色发展新格局。

一是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我省“核”、“带”、“区”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各有特点,将统筹布局和优化提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构建与区域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二是推动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突出珠三角核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珠三角核心区实施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深化生态环境制度改革和绿色金融创新,着力打造大气污染防治先行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样板区、一流美丽海湾、一流绿色低碳发展区、土壤污染治理示范区和一流“无废”试验区,引领带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升。

三是建设人海和谐的沿海经济带。将突出陆海统筹,推进重点海域污染治理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中海壳牌、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重点项目采用一流的工艺技术,以大项目带动大治理,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是打造北部生态发展样板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优先保护北部生态发展区源头水质,加强大江大河上游和重点水库水质保护,筑牢北部生态屏障。鼓励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来继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徐晓霞:我们将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紧盯硬指标、硬任务,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实施重点项目“一项目一对策”环评审批服务机制,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并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包容纠错、审慎监管、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还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逐步扩大碳交易控排行业范围和降低控排企业门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完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当前广东已转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阶段,将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领域以及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碧水保卫行动,深化重点流域系统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江河治理向支流河涌延伸、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向区域城乡均衡覆盖,巩固提升国考断面整治成效。深入开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行动,“一湾一策”推进河口海湾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还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全过程监管。深入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三是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维护全省生态安全。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和广州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以南岭山地、典型河口海湾为重点,构建野生动植物监测、监管与评价预警系统。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监管体系,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管和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实地核查,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将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持续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效机制,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深入实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持续推动固定源全要素全过程“一证式”管理,加快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全方位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信息感知、执法监管等支撑能力。

【路线图】

●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抓好干部选育用管。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为生态环境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新格局。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珠三角核心区实施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加强沿海经济带海洋生态保护,加快推进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强化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碧水保卫战,聚焦重点河库支流、城乡黑臭水体、珠江口邻近海域等,狠抓污染治理和生态扩容。打好蓝天保卫战,以臭氧防治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打好净土保卫战,进一步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深入推进珠三角各地市“无废城市”试点。

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全力推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提速增效。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赋予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市和珠海横琴新区省级环评管理权限。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大产业布局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依法依规推动重点项目环评高效审批。从项目拟建、手续办理到建设运行全过程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稳投资。

【记者】张子俊

【通讯员】粤环宣

【统筹】王聪 吴哲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