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东莞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镇街文化巡礼”活动,邀请媒体走进东莞各个镇街,围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等系统梳理各镇街过去五年文化工作亮点和主要成效,让镇街“文化这五年”发展历程清晰呈现,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中国潮玩看东莞,东莞潮玩看石排。五年来,石排文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潮流文化的注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们手上的泡泡玛特、迪士尼等品牌的潮玩,就是在石排生产、走向世界的。石排文化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活”起来了,这源于一个古村落的全新尝试,让村里有了艺术家,也让历史文化再次被激活起来。
五年间,石排镇不断夯实历史文化基石,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传承弘扬莞邑特色文化,创新潮流文化,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软硬皆抓”的全镇文化发展之路。
历史文化基石不断夯实
石排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一国保四省保六市保”传统文化资源和两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五年来,石排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活化利用,不断夯实历史文化基石;同时,石排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旅特色品牌,强化特色文旅推介,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文旅方面,石排可以说是投入了真金白银——五年来,石排共投入600余万,完成了摩崖石刻、云岗古寺、福隆当铺、谷吓文阁、水贝邓氏宗祠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投入4600万元,打造了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公园;出台了《石排镇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9年至2020年安排了28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同时,围绕“塘尾古村落”,石排推进塘尾村美丽幸福村居项目建设,让800年古村得到“唤醒”和“活化”。塘尾古村落的活化,与一群特别的人有关。2020年7月,石排探索“古村+人文艺术”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市首创“塘尾艺术家联盟”,先后引进12名艺术家进驻开设文化艺术工作室,为游客群众提供公益服务活动。
漫步于塘尾古村落,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历史的痕迹,推门入室,各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陶艺、唐卡、书法、国学讲座……各类文艺形式应有尽有,给你带来最纯正的古韵。
在塘尾古村落的人气加持下,石排推出“塘尾古村落——云岗古寺——横山康王庙——燕岭古采石场遗址”线路,该线路成果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路径”。“风情石排休闲游”旅游线路还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如今的石排,已连续三年主办“康王宝诞”旅游文化节、开展“畅游东莞 四季如歌春季主题活动”“中国旅游日·石排文旅主题活动”、“国际青年中国行”石排站、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文旅主题活动,文旅特色品牌已然形成,“风情石排”形象逐步深入人心。
潮流文化实现破圈发展
提起“潮流之都”东莞,紧接着就会想到东莞的“潮流名镇”——石排。近年来,石排承接了东莞潮玩产业发展、打造“潮玩之都”的新优势,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探索行业发展趋势,大力推动、积极服务玩具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进军IP潮玩产业。
走进潮玩生产企业,你会觉得又熟悉又陌生,一系列耳熟能详的IP形象被拆解成各个零部件等待组装,新的IP设计图正在鼠标和数位板的移动下慢慢绘出。
东莞市德伸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乐之宝(东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一批玩具代工企业,依托石排成熟的玩具塑胶制造特色产业,以及电子信息、包装印刷等配套形成的产业链优势,早年率先转型生产潮玩玩具,以“原创IP+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的模式抢占市场份额,创立了TOYCITY、LAMTOYS、COME4ARTS等品牌,借助Laura(劳拉)、FuZoo(芙竺)、Pangda(胖哒)等原创IP,丰富了石排文化的新内涵。
2019年以来,大批原创IP系列产品从石排走向世界,让石排潮玩频频出圈,也因此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石排共有33家规模以上玩具企业,其中潮玩企业有23家,主要包括原创IP、授权IP生产设计以及代加工,产品涉及万代、迪士尼、泡泡玛特等品牌,潮玩企业2021年实现总产值32.8亿元,同比增长48.5%。
石排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石排正推动潮玩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建设“潮玩名镇”,助力东莞打造“潮流之都”城市名片,“接下来,石排将配合开展有关潮玩产业的调研工作,配合编制东莞市潮玩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相关调研报告;提出石排潮玩产业发展思路及实施方案(草案),设立潮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建设潮玩体验空间、青年设计师创意园等;启动潮玩公园(街区)设计项目,着力打造一站式潮流消费综合体及一体化功能产业园区。”
文化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石排大力推进文化配套阵地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最明显的是,石排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越来越向基层延伸。
2018年,同大多数镇街一样,石排全镇18个村完成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2021年,石排投入925万元建成东莞市文化馆石排分馆,挂牌成立各村文化支馆,构成了“一中心三馆(院)十八支馆”的文化场馆格局。
与此同时,石排投入120万元建成2座镇级城市阅读驿站,新建或改造村级篮球场12个,增加健身路径20条。2019—2021年,石排又投入750万元完成建设5个文明示范文化样板村,升级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史馆、城市阅读驿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开展各类文明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
在不少村民印象中,五年间石排举行了不少文体活动。石排围绕文化惠民和红石文化两大主题,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系列活动”,送文化进社区、文化示范建设样板村和精品村、企业,5年共策划实施46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受众3万余人次。石排还重点打造了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品牌,完成了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之“市民大学堂”艺术培训105场,受众近4000人次。
此外,石排还推进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在4个“市基层文化示范百村”开展“2020年东莞市艺术普及进百村系列活动”,开展了16场文化文艺活动,激活村级文化设施,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
【记者】马新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