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 | 黄金内湾加速融合,大湾区为何需要深珠通道?

南方+ 记者

长龙再现伶仃洋。6月28日,深中通道中山大桥顺利合龙,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跨海通道,被视为沿海城市的经济命脉,也是湾区发达程度的重要象征。修建跨海通道,不仅能让区域交通更畅通、更高效,还能便捷产业、人流、物流的快速融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100公里“黄金内湾”,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融合发展。

如何更好发挥交通枢纽的牵引作用,促进东西两岸产业经济流通?如何进一步优化珠江口交通布局,实现两岸都市圈共融发展?在深中通道建设迎来关键进展之时,酝酿数年的 “深珠通道”也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刚刚合龙的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刚刚合龙的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胎动”十余年

身处大湾区的大海大江之上,交通大动脉川流不息。

往北,南沙大桥、虎门大桥车流熙熙攘攘,往南,港珠澳大桥畅通三地互联,还有建设中的深中通道,规划中的莲花山过江通道、狮子洋通道,跨海跨江通道正在湾区“组团出道”。

深珠通道,顾名思义即连接深圳、珠海两市的通道。事实上,广东对深珠通道建设的谋划由来已久。

2010年修编后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中,深珠城际名列其中。规划就是利用原伶仃洋大桥规桥位,布设跨越珠江口的线路。

珠海淇澳岛。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珠海淇澳岛。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伶仃洋大桥被港珠澳大桥规划取代后,深珠通道也在2017年被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深珠通道得到深圳积极“反馈”。2018年6月,《深圳市高快速路网优化及地下快速路布局规划》中,专门提及要预留对接深珠公铁复合通道的接口。

2018年11月,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海市干线路网规划》,提出为强化与深港和粤西城市的联系,规划新增伶仃洋通道。该通道被越来越多人以“深珠通道”指代。

此后几年,“深珠通道”频频见于省、市两会、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侧和珠海侧的走向也逐渐明朗。

今年4月,《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摘要发布,明确将启动深圳至珠海城际(珠海段)前期研究,力争“十四五”末期启动深珠城际建设工作。

仅隔一个月,深圳方面传来消息,连接深圳东西的快速干道宝鹏通道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值得关注的是,宝鹏通道规划为复合通道,往西将与深珠通道相接,于2025年7月完成施工,与珠海启动深珠通道建设的时间说法近乎吻合。

自2010年首次提出,到2022年更多规划细节披露,深珠通道的谋划已经胎动十余年。站在新起点,有关深珠通道这一话题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人心,只待一纸“出生证”。

“黄金内湾”的呼唤

为什么要建深珠通道?

过去数年,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讨论。修建一条跨海通道需要经过重重论证,所花费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都相当巨大。如今,北有深中通道、南有港珠澳大桥,大湾区交通网已形成完整闭环,通过深中通道,珠江口西岸城市群建立了与东岸的陆路联系,再添一条深珠通道意味着什么。

解题需要读懂“黄金内湾”的含义。

省党代会报告所提的黄金内湾,从地理空间上,涵盖环珠江口沿岸区域,水域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事实上,大湾区两岸融合发展的首要难题,仍是伶仃洋这一天然屏障。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认为,“黄金内湾”的形成首先必须构建连接东西两岸、跨湾区交通系统,促进人流物流高度便利化,特别是人员的往来。

目前,根据《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深珠通道确定为复合型通道,另据深圳和珠海两市规划文件显示,该通道具备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2种功能。

这也意味着,深珠通道不仅能够打通珠江口两岸铁路交通闭环,同时可实现公共交通通勤,在深圳上班、在珠海居住成为更多湾区居民更优选择,真正实现大湾区“一小时都市圈”。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全省常住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达2962.21万人,比2010年增加812.34万人,年均增长3.26%。

“未来,大湾区人口规模仍有增长趋势,一定需要多种交通方式特别是快捷和环保的轨道交通系统作为支撑。”陈广汉表示,交通一体化是先决条件,而后再从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实现一体化,突破城市行政区域的空间概念,这样的内湾才“足金”。

珠海淇澳大桥连接淇澳岛与珠海高新区。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珠海淇澳大桥连接淇澳岛与珠海高新区。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2021年珠江口东岸“深莞惠”地区生产总值达4.65万亿元,珠江口西岸“中珠江”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10万亿元,两岸经济发展量级差距悬殊。

陈广汉以广州市发展举例,广州曾在海珠区与越秀区、天河区之间建设11座桥梁通道,密切两岸交流,从而形成强大发展合力。“珠江口两岸也需要多条交通要道串联,才能更有利于打通两岸发展壁垒,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通勤效率更加便捷,实现两岸发展一体化。”他说。

“深珠通道的打通,有利于突破珠江口东西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西岸承接东岸的产业转移,促进两岸协同发展。”陈广汉说。

交通更畅通,地区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轨道上的大湾区”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谋划深珠通道建设,大湾区在交通网络互联互通上,才能取得更明显进展和成效。

新枢纽何以出圈

根据跨海通道空间效益模型,跨海通道作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将帮助沿岸城市克服水域造成的空间交通阻隔,提升城市对外交通便捷性,改变区域和城市间经济联系的模式,影响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向,并重塑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珠海高新区后环片区,未来的深珠合作示范区落户于此。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珠海高新区后环片区,未来的深珠合作示范区落户于此。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在中国东部海岸线上,同样有个喇叭口——杭州湾。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杭州湾路网格局被改变,由原先的“V”字形变为“A”字形,三地连为一体,宁波市也由此进入了上海两小时交通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跨海大桥流通、汇聚、扩散,促使江浙沪经济圈成功出圈。

相比杭州湾,珠江口的互联互通近年来才开始集中发力,2016年深中通道开工建设,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如果说,深中通道是珠江口跨海的“内环通道”,港珠澳大桥是珠江两岸的“外环通道”,深珠通道则可以看作“中环通道”。

那么,相比“内环”和“外环”,深珠通道有何优势?

珠海高新区唐家湾。  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珠海高新区唐家湾。  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认为,从当前规划设计来看,由于港珠澳大桥没有采取“双Y”形态,作为大湾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深圳并未受益,而设计中的深中通道是公铁两用桥,缺乏城际功能,深珠通道能够弥补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不足。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张福勇认为,深珠通道是深港发展极与珠澳发展极直联直通的重要通道,将实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直通,推动深珠通道的建设,将大大促进“黄金内湾”的提质增效。

陈广汉认为,作为大湾区发展的两个极点城市,深圳需要一条深珠通道,打开“东进西拓”产业新空间,增强深圳向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辐射力;珠海借助深珠通道,进一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交通引领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真正发挥珠澳极点的带动作用。

当前,广东正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珠通道作为未来广东沿海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助力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珠江口东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意义深远。

相关阅读

深读 | 深中通道进入冲刺期,珠海准备好了吗?

深企来珠记——“这里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冠霖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编辑 叶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