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街坊
家有电动车的看过来!
今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将正式施行!
其中明确携带电动车及电池进入室内充电和进入电梯轿厢的,被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单位将被处1000元至5000元罚款,个人将被处500元至1000元罚款。
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
将承担法律责任
《实施办法》
进一步聚焦电动车消防安全
并提出相应要求
《实施办法》规定了禁止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以及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室内场所停放电动车,或者为其充电。
《实施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携带电动车及电池进入室内充电和进入电梯轿厢的,被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单位将被处1000元至5000元罚款,个人将被处500元至1000元罚款。
针对拟建、在建的住宅小区、
住宅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
《实施办法》明确,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配置符合用电安全要求的充电设施,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既有建筑场所的产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设置或者改造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无法设置或者改造的,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明确房东消防安全责任
《实施办法》第十一条明确细化建筑物或者场所出租使用的,出租人应当确保出租的建筑物或者场所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并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未以书面形式明确的,出租人对公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等进行统一管理,承租人对承租的建筑物或者场所的消防安全负责。
也就是说,租客可以对房东进行监督,可根据《实施办法》追责。
多产权建筑实施统一管理
《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场所出租使用的,出租人应当确保出租的建筑物或者场所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并且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未以书面形式明确的,出租人对公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等进行统一管理,承租人对承租的建筑物或者场所的消防安全负责;属于多产权建筑的,相关的产权人、使用人应当共同确定或者委托统一管理单位对消防安全实施统一管理。
《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业主、使用人管理或者使用的,不得设置影响疏散的分隔设施。
物业未履行消防责
任最高罚5万元
楼道堆放大量杂物、灭火器破损
消防车通道被私家车占用
电动自行车或电池进楼入户了
……
向物业投诉的时候
得到“管不了”的无奈答复?
7月1日后
物业的消防义务被明确
“撒手不管”的很可能会被处罚
《实施办法》第十二条,明确了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人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责任,要及时劝阻、制止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擅自改变建筑物消防安全条件的行为,劝阻、制止无效时,应当及时报告政府及街道相关机关依法处理。同时,明确了非居民住宅区委托物业服务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的也应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补充规定了物业服务人发生变更的,原物业服务人与新物业服务人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交接、配合要求。
《实施办法》第四十四条,针对物业服务人在共用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公共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避难设施、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管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停放、充电管理以及建筑物消防安全条件保持等方面未履行劝阻和制止等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的,明确了相应的处罚。针对属于单位的物业服务人,违法行为最高可处五万元的罚款。
此外,《实施办法》还增加规定公民应当掌握必要的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等消防安全常识。
市民:按照规定停好电动车和充电,不应大意
电动车一旦着火太可怕。电动车短路后30秒出现明火,3分钟火焰温度1200度,火势达到顶峰,滚滚浓烟有毒气体以1秒钟3米的速度迅速充斥整个楼道,切断居民逃生通道。一台电动车燃烧产生的毒气足以使上百人窒息死亡。
“实施新规肯定好啊。”在采访中,许多市民都这样表示,禁止电动车进楼入户,通过规定和相关处罚让大家自觉停放好电动车和正确为车充电,是力保安全之举,自己会自觉停好车辆,并提醒家人注意。
“我们都在网上看了好多个电动车起火爆炸的视频,一旦出事,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为了安全尽量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安全措施吧。”市民张先生说。他表示他一般会把电动车停在小区专门的车库,或者停在道路两旁规划好的停车位内。充电的话,就用充电桩,家附近有几处户外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非常方便。他透露,此前他曾经用电梯把车带到家中充电,但后来意识到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他马上停止了。至现在,他都是在户外充电桩充电,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日常生活中如何规范使用
电动车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重质量。购买电动车及充电器时,应注意选择正规厂家产品,切莫图便宜而忽略产品质量。
勿改装。电动车出现故障时,要选择专业维修人员,不要擅自拆卸维修,确保电器线路和保护装置完好有效。
勤检查。经常检查电动车的电路插接点,防止接触不牢引起接触点打火、发热,避免线路老化造成短路事故。
防进水。尽量避免在大雨天或积水严重的路段行驶,以防止整车部件或线路进水,使电动车加速老化,同时充电时还容易短路起火。
记断电。充电时要选择空气流通的环境,一定要远离易燃物品,电动车不要覆盖杂物,充电器要放置在比较容易散热的地方,充电时间控制在68小时。
严管理。不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
新规下个月实施
快转发分享给身边的“车友”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张越
来源:茂名发布综合广东消防、茂名晚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