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明星开店为何总能全身而退?
昨天,“关晓彤奶茶店”冲上了热搜。有网友曝出关晓彤因“天然呆奶茶店”非法开放加盟而被告上法庭,此案将于7月8日开庭审理。
这已经不是“天然呆奶茶”第一次出事了。四月份的时候,“关晓彤及关联奶茶公司被起诉”的话题就引发过一波关注,有加盟商在线喊话关晓彤,“我们都是冲着你去才加盟的,希望你能替公司出来给我们加盟商一个说法。”
对此,天然呆奶茶店官博发声明称“关晓彤女士并非合同主体,亦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撇清了关晓彤和此事的关系。
值得玩味的是“关晓彤并非合同主体”这句话,看似理直气壮,实则废话文学。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只有企业才能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并签订相关合同。关晓彤是个人,不是企业,当然不可能是合同主体了。
随后关晓彤工作室也转发该微博,并表示针对人身攻击及诽谤言论,已委托律师持续取证,保留依法追责的权利,态度很是硬气。
然而只要在天眼查一搜便知,天然呆奶茶店早在去年的3月就已经受过行政处罚,原因是违规发布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金额为5万元。
今年5月份,该公司又被成都市商务局罚了3万,原因是在去年首次签订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这一次被起诉也是因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告名单上,关晓彤的大名赫然在列。
该爆料引发热议之后,“天然呆”方很快发声明称“关晓彤女士从未参与我司经营管理工作,目前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借此炒作”,还不忘向关晓彤女士“深表歉意”,公关话术可谓与两个多月前如出一辙。
关晓彤工作室转发的时候已经不再多花一个字解释,全程“高冷勿cue”,热搜也很快降了下去。
但评论中还是有很多网友表示质疑,互联网还是有记忆的,大家都知道,天然呆奶茶当初开业是打着“关晓彤携手创办”的名号,作为“店长”的她还去站台宣传过,怎么出了事后就与她无关了?
所以这家奶茶店和关晓彤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来帮大家捋一捋。
首先据天眼查,“天然呆奶茶”是携手关晓彤创立的新茶饮品牌,关晓彤的爸爸关少曾持股35%。虽说持股的不是关晓彤本人,但一家人的利益总是脱不了干系,周震南、刘浩存等艺人都曾因家人的事在口碑上受到负面影响。
其次,该奶茶店的宣传物料中处处都有关晓彤的身影。打开“天然呆奶茶”的官网首页,关晓彤手拿奶茶杯的大海报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与通常的商业代言类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之前海报中“天然呆店长”的文字title和关晓彤的个人签名似乎已经消失了。
此前,关晓彤为奶茶店开业剪彩、站台、发过微博,粉丝们都称其为“关老板”。关晓彤还回复过“考虑开分店”的评论,问大家“期待在哪里开”,俨然一副店长架势。
可以说,天然呆在宣传、经营的过程中,和关晓彤存在紧密的绑定关系。该店借靠关晓彤个人名气获取了很多消费者、加盟商的关注和信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次将关晓彤告上法庭的加盟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签合同时跟我说关晓彤是店长,那店长不参与经营干什么去?况且她爸爸也持有公司股份,这样说不过去。”
而其加盟纠纷的核心主要是两点:1、天然呆在与其签订加盟合同的时候,没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备;2、天然呆原本的说法是“半年就能回本”,但实际上他开业后每个月三四万的营业收入都不够缴房租,投进去的300万几乎血本无归。而对这样的结果,天然呆公司只退回他6万设备费。
这情节看起来有些似曾相识。就在半个多月前,陈赫的火锅店贤合庄也曾因加盟商集体维权而被推上风口浪尖。
贤合庄是由2015年创立的火锅品牌,陈赫、朱祯、李晨等都是该店的股东,明星光环的加持曾让其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红店。有数据统计,贤合庄在2019年一年里就开了七百多家门店。
大批的加盟商看中了陈赫这块明星招牌,缴纳了几十万的加盟费、在其总部统一采购火锅底料、锅碗瓢盆、桌椅建材等,投入了高额的成本。有媒体曾报道过,不算租金、人力食材等成本,在北京加盟一家贤合庄火锅店的的初始费用至少需200万。
与“天然呆奶茶店”类似,“贤合庄”画的“加盟饼”亦未能兑现。2021年起,大批加盟门店亏损倒闭,无力经营的加盟商们穿着红色T恤,在贤合庄门店前喊“陈赫还我血汗钱”的视频引发热议。
令人意外的是,贤合庄随后在声明中称,“陈赫先生原本就不是贤合庄品牌的直接股东”。而在此事发生前,陈赫已经悄然退出贤合庄的股东行列,亦无间接持股。
但毕竟在众人的印象里,陈赫一直在为贤合庄火锅店宣传、站台,二者早已深度绑定,消费者们慕名而去,加盟商们冲着他入局,出了事就全身而退的操作显然难以服众。舆论持续发酵后,陈赫在微博上致歉,表示“对于贤合庄品牌,我会始终保持创始人的身份和所有门店的加盟商携手共进”。
虽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明星们与餐饮店分割了股权关系后,也许不会因违规加盟等问题受到法院追责。但从事实的层面上来看,他们对餐饮品牌起到了宣传和代言的作用,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不是只顾以流量红利营销宣传、割粉丝韭菜,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的漏洞问题、违规操作等放任不管。否则,这对他们的口碑是一种极大的损耗,长此以往只会败坏路人缘,引发大众的信任危机。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体商业合作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微信号:ZDGYing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