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321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责任金融”的概念时常被提起——责任金融好像更倾向于把所有的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放在“金融+社会”双重视野的坐标系里去对照,依托金融机构自身的能力禀赋,逐步打造机构与客户、行业、产业生态链以及社会圈层的责任共同体,实现多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 | 艾霖
有很多事情,亘古至今国内国际都在讨论并且达成共识的态度,比如关于为商之道中,“责任”二字应如何书写。
在古代,商人们往往喜欢在自家店铺里挂上两个条幅,上面写的是“陶朱事业”和“端木生涯”。
“陶朱”指的是范蠡,弃政从商的“商圣”,他提出“为仁义”,提出商人要能爱人,回报社会,其德行在首;“端木”则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儒家讲究积极入世,他抱着经世济民的情怀去经商,被后人称为“儒商鼻祖”。追至战国时期,《史记·货殖列传》中,“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有“商祖”之誉的白圭“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他能当机立断捕捉商机,能“人弃我取,人取我予”,但谷贱伤农时收购,求过于供时售出,却从不抬价、压价,人称为“仁术”。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要具备“智、勇、仁、强”的素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梯若尔(Jean Tirole)也曾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推动共同利益。”他认为,“社会企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首选形式。
“责任金融”的概念时常被提起——责任金融好像更倾向于把所有的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放在“金融+社会”双重视野的坐标系里去对照,依托金融机构自身的能力禀赋,逐步打造机构与客户、行业、产业生态链以及社会圈层的责任共同体,实现多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近日,广发银行发布《2021社会责任(ESG)报告》(以下简称“社会责任报告”),从“深耕湾区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巩固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发力绿色金融,守护绿水青山”等几个主题维度出发,展现了广发银行作为责任金融主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领域的担当与作为。
1
慈善的底色
完成手头“慈善行”的筹备工作返回旅馆的路上,身边只剩下漆黑如墨的夜色,夹杂着依稀传来的蛙鸣,零零点点的星光在祥和的小乡村里越发耀眼,像孩子们亮晶晶的眸子,广发银行员工、志愿者刘河虽然身体疲惫,内心的沸腾却久久无法平息。
广发希望慈善基金志愿者与乡村孩子交流互动
“慈善中国行”是广发希望慈善基金自2008年发起的品牌公益项目,连续14年,该基金会每年号召信用卡持卡人和广发银行员工组成志愿者队伍,前往考察捐赠项目落实情况,及时了解学校、孩子的切实需求,改善、振兴中国的乡村教育。
2008年,广发银行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广发希望慈善基金,以“点燃希望,照亮人生”为宗旨,长期关注和支持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同年,广发银行也发行了“希望卡”,开创“信用卡+慈善”的新模式,在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叠加公益服务渠道。
此后,广发银行希望卡不断探索“金融+公益”的更多玩法,陆续打造爱心商户联盟、慈善礼券、公益卖场等创新公益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广发银行于2020年底在其发现精彩APP上线“积小爱·成大爱”积分捐平台,用户每捐赠1000积分,广发银行便捐1元至广发希望慈善基金,一年半的时间累计已有五十余万人次参与,募集超200亿积分。广发银行将公益元素融入更多的金融生态、更多的生活和消费细节中,携手持卡人、爱心商户、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让公益破圈,促进善意善行善举流淌在365日的细水长流中。
“希望卡”的演变背后,是广发银行对于自身责任边界的持续探索。积分不再只是消费价值单纯的记录与累加、延伸,而是成为公益的媒介与号角——与用户一起做公益,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记落子,将助力共同富裕内化为银行自身的担当和使命,这一创举不仅让普通而日常的消费行为变得更有温度,也使得普惠金融扎根落脚的实质性掷地有声。
截至2021年末,广发希望慈善基金募款总额已超1亿元,爱心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开展三十余类公益项目,受助师生超27万人。
广发银行坚信教育是长期帮扶、阻断代际贫困和返贫致贫的根本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此,广发银行的公益行动一直没有止步,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助力新时代希望工程。从资助困境家庭同学“上得了学”发展到“上得好学”,基金持续资助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贫寒学子继续学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教学、就餐等条件,修缮校舍、住宿、操场等设施,创造丰富多元的科学、艺术等教育环境和氛围,提升教育质量,分阶段、递进式有序推进,逐步建立起教育帮扶长效机制,让乡村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一年一度的慈善行活动也在持续开展。像刘河一样的广发人来到乡间山野,为的是让更多的年轻一辈得以走出大山,去看看车水马龙里的人间烟火、阳光照耀下的辽阔山河。
一年一度的“慈善中国行“,是广发希望慈善基金成立之年发起的品牌公益活动。图为湖北郧西慈善行途中,志愿者共同考察当地情况
2
湾区的桥梁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点战略区域,是全国经济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其发展建设需要畅通的资金流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区域发展出更多世界级产业集群。
恰巧,广发银行便成为了这个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发区位优势的金融机构发力点。
广发银行生于湾区,心系民生福祉。作为唯一一家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实现机构全覆盖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在跨境金融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先发区位优势,并主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布局,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广东省携手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通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发挥桥头堡优势,不断加大科技赋能产品的创新力度,聚焦重点行业及战略客群,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稳健经营、守正创新,精准对接湾区各地重大项目、市场主体和广大居民的多样化综合金融需求,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2021年,广发银行有的放矢,在制造业、新能源、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重点民生项目及领域加强对优秀企业的服务力度,授信批复总金额超千亿元,重心明确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从内陆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到让沿海的粤港澳大省湾区走向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些推进的背后,是海量需要金融支持的实体企业。广发银行始终牢记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把实体经济作为金融服务的着力点,致力于为中国这个庞大经济体上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乃至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从技能培训、吸纳就业、创业扶持着手,推进就业创业一条龙服务。广发银行也正式出台了“粤菜名店贷”“技工服务贷”“家政服务贷”产品方案,为上述三项工程相关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单户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有效期不超过3年、额度可循环使用的特色融资支持。
在民营企业最为集中的制造业领域,一直以来,广发银行坚守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初心,聚焦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痛点,通过整合抵押及信用担保方式,简化申请资料,提高审批效率,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信贷投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持续提升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
在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方面,广发银行以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成为新动能,推出“银电通”“科技E贷”“抵押E贷”等线上产品,专项服务生产型和优质抵押类小微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358.26亿元,相较于年初增长了21.9%,在实现自己的商业经营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可以满足更多小微普惠金融的需求,锻造的能力足够支撑起责任金融的初心。
这些践行社会责任的举措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企业生产,与福祉民生息息相关,构成了广发银行温暖的人文底色。
3
云程发轫,走向“振兴”
“我渴望每一天都有新的希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村民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句话,写在广发银行驻村工作队员古丽再乃提·热合曼的驻村事项记事本扉页。在她入驻的莎车县米夏镇夏马勒巴格村,村民们通常亲切地称她为“小古丽”。
中国的乡村发展路,是一代又一代“腿上沾泥”的帮扶干部用脚丈量出来的。一批批的帮扶干部走下去,到地方,结合当地的现状,寻找帮扶的切入口,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帮扶资源效用最大化,因地制宜地改变当地旧貌。
广发银行驻村工作队员古丽再乃提·热合曼入户走访,详细了解帮扶点各家情况
马不停蹄地入户走访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她的记事本成了村里的百晓通。谁家窗户破了、谁家水管渗水了、谁家饲养的家禽生病了……村民们桩桩件件的日常“小事”都变成了小古丽心上惦念着、立刻着手处理的大事。
村里以种植樱桃远近闻名,然而樱桃种植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大多数村民因种植技术不科学,导致种植效益甚微、樱桃产量不高、增收遇阻。
小古丽多次邀请技术专家进村开展技术培训,结合村民们在种植、管理中的实际困难进行现场答疑解惑。在忙前忙后请专家之外,小古丽也没闲着,一起学习樱桃管理技能,在每个关键节点挨家挨户检查果树是否及时修剪枝条、按要求防治虫害。
第二个樱桃成熟季,樱桃的产量显著增长,村民们脸上洋溢的丰收喜悦也飞扬进了小古丽的心里。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像小古丽一样的帮扶干部,2021年广发银行共派出了49名,分布在64个帮扶点,形成一幅星云状的轨迹图,他们不仅激发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改变落后面貌,也承担着接下来乡村振兴进程中艰苦细致庞杂的帮扶任务。他们成了广发银行扎根在乡村基层里的一个个支点,立足地方,同属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结合行里较为完善的乡村振兴产品体系,助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广发践行的助推乡村振兴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为富民强村目标和“三农”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持续完善乡村振兴产品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贷模式,对公方面出台“乡村振兴贷”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包括“乡村振兴担保贷”“乡村振兴补偿贷”“乡村振兴订单贷”“乡村振兴抵押贷”“乡村振兴科技贷”“乡村振兴防贫贷”和“乡村振兴基建贷”等7个子产品;零售方面出台“乡村E贷”产品。同时,各分行结合当地农业产业优势和客群场景特点,制定特色涉农产品专案,2021年制定了41个有特色的涉农贷款专案产品,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截至2021年底,金融精准帮扶贷款增长18.4%,涉农贷款增幅为9.79%,稳健的责任路径成为考验商业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炼金石之一。
乡村振兴的“大厦”非一日建成,但这片土地已生机萌动,广发人正在用实干和努力一点点撬动着历史的齿轮,擘画乡村美好蓝图。
4
绿色金融,万里可期
1962年,在《寂静的春天》一书里,蕾切尔·卡逊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破坏进行了审视与反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意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发银行锚定了双碳目标与金融服务之间的关系结构,提出打造“绿色广发”“生态广发”的品牌战略,努力履行金融机构的绿色责任,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自身战略、业务创新和企业运营中,通过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为客户定制专属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以绿色金融助力低碳循环,释放广发银行的绿色发展潜能,为“30·60”双碳目标提供绿色金融发展合力,为未来生活提供另一种绿色可能。
广发银行支持台山海晏镇200MWP渔业光伏发电项目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广发银行主动对接、全面着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度融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的能源生态链建设。农村电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和动力之一,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升供电能力,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广东电网公司在广发银行申请了20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业务,惠及近200个农村电网改造项目。由此,广发银行大力支持智能电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该笔融资项目顺利实施后,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绿电保障,助力乡村用能清洁化,用绿色电力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2年,南方电网再次与广发银行携手,合作发行联名信用卡,此次“加码”绿色低碳相关产业的金融业务,尤为明确地实现助力绿色产业落地的方式在于其先声夺人地入局充电桩行业。办理广发南方电网联名卡的新客户,均可获得南方电网公司旗下专业电动汽车充电平台“顺易充”的大额充电优惠券,而汽车电动化毫无疑问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此次广发银行与南方电网的强强联动,通过让利于民的方式,释放民众的消费需求,激发全社会消费诸如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的内生动力。让绿色消费蔚然成风,推动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消费理念和自觉的消费方式,打造助力绿色金融的广发样本。
结语
金融机构如何在我国新发展阶段发挥出应有的能量,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责任金融主体,其实是一张难以满分的答卷。但可以努力成为更有担当、更有温度、更有责任的企业公民,广发银行正在履行对国家、社会、人民的承诺。
远未到交卷时,前方的路还很长,广发银行将持续投入耕耘,秉持“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与格局,将金融的善意、温情、力量汇聚成时代的洪流,滴灌到细处去,漫灌到更广阔的土地去。
(专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