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支持3亿元!广州南沙重磅发布“强芯九条”

南方+ 记者

广州南沙“强芯九条”发布,为南沙集成电路产业打“强心针”!

6月25日,为期两天的IC NANSHA“2022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开幕,南沙区区长董可在开幕式上介绍,南沙最新推出“强芯九条”新政,从重大项目落户、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等9个方面进行扶持,对新引进的集成电路制造类企业给予总投入10%、最高3亿元落户支持。

当天的大会,吸引近百位海内外芯片产业企业家和专家在南沙聚首,展示发展成果,探讨前沿趋势,共商发展大计。

南沙区区长董可在开幕式上介绍“强芯九条”。

南沙区区长董可在开幕式上介绍“强芯九条”。

南沙“强芯九条”,助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南沙“强芯九条”的发布,是助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积极探索与担当。

当前,广东深入实施“强核工程”,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获批建设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列全国第一,累计建设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和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的推出,“广东强芯”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于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的广东而言,广州“芯版图”布局有着重要地位。《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广东拥有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带动佛山、东莞、中山、惠州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南沙把握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引进培育了芯粤能、芯聚能、联晶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国内率先实现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了覆盖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全产业链完整生态,建设约1.97平方公里的集成电路产业园,设立规模21亿元的广东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风险子基金,形成“芯芯”向荣发展态势。

董可介绍,芯片项目落地南沙,除了能够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和“四链”融合政策,还能独享最新推出的“强芯九条”新政,从重大项目落户、企业融资、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补贴企业生产性用电、支持企业开展车规级认证等9个方面进行扶持。

作为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南沙制订了《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即“强芯九条”),从重大项目落户、企业融资、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补贴企业生产性用电、支持企业开展车规级认证等9个方面进行扶持。如,对新引进的集成电路制造类企业给予总投入10%、最高3亿元落户支持;按照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实际投资额30%,给予最高3000万元一次性补贴;按照企业实际流片费用50%,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

政策加速落地,“强芯九条”让企业动心

董可在开幕式上重点介绍南沙发展情况和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的相关情况。

董可介绍,《南沙方案》赋予南沙三项重磅财税政策:一是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对南沙有关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延长亏损结转年限;三是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同时,加强资金、要素等政策支持,2022—2024年,每年安排南沙1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广东省和广州市采取用地指标倾斜等方式,合理增加南沙年度用地指标。

南沙集成电路产业园。

南沙集成电路产业园。

“目前,南沙正抓紧推进政策落地各项工作,让更多企业能享受国家政策红利。”董可表示。

集成电路企业的培育与成长和区域的创新创业环境密切相关。南沙推出了国家级新区首个“四链”融合政策体系。一方面,提出含金量高的共性核心政策,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经营发展;另一方面,结合重点产业领域、重大功能平台及急需紧缺人才的发展需求,推出独角兽“元宇宙”八条、“黄金牧场”九条、科技创新十条等特色专项政策。新政策多个条款力度领跑全国,预计未来五年将投入超200亿元。

南沙“强芯”,企业动心。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告诉记者,国家政策红利和“强芯九条”区域性政策大大提升了南沙的知名度,也让跨国集团在港澳分支机构和港澳人才流动中更自由。陈玉东还提及,南沙为人才打造的环境十分吸引,无论是扶持奖励、财税优惠、居住环境上都有较强竞争力,这对渴求人才的芯片企业和产业来说相当关键。因此,博世中国正认真考虑将华南地区的研发和制造中心落地南沙,具体落地计划正在洽谈中。

“强芯九条”亮点:

(一)引进和培育集成电路优质企业。对集成电路制造类企业给予总投入10%、最高3亿元落户支持;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给予主营业务10%,最高1000万元补贴。

(二)支持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实际投资额30%给予最高3000万元一次性补贴。

(三)支持企业流片。按照实际流片费用50%给予年度补贴总额最高2000万元。

(四)支持企业使用EDA工具和IP。按照实际费用30%、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五)补贴企业生产性用电。给予用电费用50%、最高500万元补贴。

(六)贷款贴息。对于进入国际产业布局或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给予实际支出利息50%、最高500万元贷款贴息。

(七)支持企业融资。对获得基金融资的企业,给予融资额30%,最高5000万元的跟进投资;对上市挂牌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八)支持企业开展车规级认证。给予车规级认证实际认证费用50%、最高100万元补贴。

(九)支持产业链联动发展。对区内企业采购非关联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按实际采购金额5%给予补贴,最高300万元。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柳时强 刘珊 任燚

【通讯员】罗瑞娴 麦芷铭

编辑 梅雅玲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