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33个精华景点!很多人不知道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订阅

惠州西湖

作为惠州5A级景区之一

备受海外游客和惠州街坊的喜爱

那么西湖这么大应该怎么逛才地道?

西湖精华“六湖九桥十八景”指的是哪里?

接下来,跟着文旅君一起逛逛西湖

收藏下文做个有底气的小导游吧

(日后带亲朋好友逛西湖不迷路)

要说起"六湖九桥十八景",就不得不提西湖的“形成史”。

根据现存大量历史资料,可以推断惠州西湖大概成于东汉后、东晋前,而整体建设则始于北宋。

图:吕素蕾

在宋朝,当时的西湖只有“五湖六桥八景”的说法,直到20世纪90年代,红花湖与五湖贯通,形成一体,增称为六湖。

时过变迁,西湖建设不断完善,后来有了“十二景”、“十六景”、“二十四景”之说。直至今天,惠州西湖有了较为统一的“六湖九桥十八景”的说法。

至于是哪“六湖九桥十八景”,详看下文分解。

01

平湖

六湖景点

平湖位于西湖景区北部,总面积0.7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57平方公里。

它也是五湖中较为出名的一个,进西湖大门的右手边,便是它的“领地”,西至菱湖、鳄湖,南至苏堤与丰湖连接,北与东江相通。

湖岸景色景点繁多,有泗洲塔、元妙观、朝云墓、准提阁、明月湾、丰渚园等景点。

湖中有点翠洲、芳华洲、百花洲、红棉岛、鹤屿等洲岛,还有拱北桥、西新桥、迎仙桥、九曲桥、花洲桥、烟霞桥等景桥与堤岛相连,可以说是西湖众多精华景点聚集处了。

02

丰湖

六湖景点

丰湖曾经是西湖的古称,可以说是六湖里最早被“开发经营”的。

北宋时期,陈称任惠州知州,他了解到惠州有一湖泊干涸已久,但百姓仍要交纳鱼税,便主持开凿丰湖“引湖灌田,兼鱼、藕、蒲、苇之利”,恢复渔业生产“施于民者丰”,自此那片水域便被称作丰湖。

此后苏东坡寓居惠州,发出"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的赞叹,丰湖遂改名为西湖。现在的丰湖主要指平湖以南,南湖以北的一片水面及其周边区域,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335平方公里。

03

南湖

六湖景点

南湖位于丰湖东南部,总面积0.3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208平方公里。湖区东枕长寿路、西衔飞鹅岭、南连市一中、北接丰湖圆通桥。

北宋余靖有"重冈复岭,隐映岩谷,长溪带蟠,湖光相照"记述,今天的南湖,湖湾深幽曲折,建有南门公园,是周边居民闲暇之余的好去处。

04

菱湖

六湖景点

菱湖位于平湖西北部,因古时盛产菱角而得名,现与丰渚园相隔下角南路遥遥相望,湖岸有横槎小隐景点,湖中有绿茵岛、含书岛等景点。

提及这里就不得不提,横槎溪。

横槎溪,在古时是西湖的最大水源,湖湾曲折,水流经菱湖流入各个湖内。

明代叶维阳有诗赞曰"横槎一望白云间,曲曲清流曲曲山,纵目长塘悬怪石,快心半径泻澄湾。鹤田拂翠苗初熟,渔艇高歌钓自闲,千顷浮光从此发,扁舟引胜不知还"。

05

鳄湖

六湖景点

鳄湖位于平湖西南部,名如其名,湖以幽深远邃、林木苍郁为特色,在古代,因多鳄鱼而得名。(都说了,这里真有鳄鱼过)

据闻苏东坡则在此筑放生池,今人则在鳄鱼岛立鳄鱼群雕以作纪念。

06

红花湖

六湖景点

红花湖原为惠州西湖三大水源之一"水帘水"的源地,1991年筑坝成湖,以湖区最高峰红花嶂命名红花湖。

湖区位于西湖景区西南部,总面积16.6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因其自然生态环境优异,被誉为惠州城市之肺,环湖18公里绿道被誉为"绿廊花漾"。

红花湖 via.华子

01

西新桥

九桥景点

西新桥位于苏堤之上,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一桥。

据说,苏堤和西新桥都是苏东坡资助建造,始建于宋昭圣二年(1095年),所以西新桥也被叫做"苏公桥"。当时桥用石盐木(柚木)筑成,坚如铁石,后曾多次重修。现桥是1983年修筑后的面貌。

02

拱北桥

九桥景点

拱北桥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二桥,位于平湖与东江之间。(由于功能原因,其位置离现西湖景区有点距离,在朝京门旁)

北宋惠州太守陈称围湖筑堤时创建,后历代均有修筑。原功能为西湖湖水满时通过此桥放水入东江,后桥面上亦通车做交通之用。

由于惠州四周群山环绕,城中西湖雨水充沛,加之当时水利甚差,此桥在西湖北岸起着泄洪和拱卫西湖的作用,故称拱北桥。

03

烟霞桥

九桥景点

烟霞桥是平湖和鳄湖的分界线。据记载,苏东坡谪居惠州时,曾在鳄湖开辟放生池,并修烟霞堤。

当时堤上不曾筑桥。烟霞桥是后人在堤上加筑的,明代中期始见于记载,如今这座桥是1992年重建的。

烟霞桥是西湖六桥中的第三桥,是六桥中的“美女子”,飘逸秀丽,曾与永福寺一起构成西湖古八景之一"野寺岚烟",有"世上黄尘吹不到,烟霞桥外白云封"的意境。

04

迎仙桥

九桥景点

迎仙桥是连接芳华洲与元妙观的通道,始建于宋代,清代废,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四桥,1986年重建。

相传由此赴元妙观接神迎仙,可心遂愿成,故得名迎仙桥。

05

明圣桥

九桥景点

明圣桥又称黄塘桥,在陈公堤中,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五桥,为北宋太守陈称筑堤时同建,当时为石门木桥,明惠州太守李几嗣改为石桥,民国又将桥孔改高可通游艇。

建国后政府两次修建。现为一座上可通车、下可通船水泥平桥。

06

圆通桥

九桥景点

圆通桥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六桥,明正德中惠州知府甘公亮始建,南湖与丰湖以此为界,历代几经兴废。新中国成立后,于1969年和1983年两次修建。

现除原旧桥外,在东侧湖面上又建一新桥,与旧桥合为圆通双桥。

07

九曲桥

九桥景点

九曲桥,位于孤山以北,直通平湖中的点翠洲。

在广东寓"九"为长长久久,西湖九曲桥,即取之吉祥之数,又以曲折环回展示建筑风景的魅力。

桥全长110多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侧有石栏扶手,桥中央有两座突起的凉亭,桥迂回九曲于波光浩渺的平湖中,南连孤山、玉塔,北牵点翠、芳华。

图:何振军

08

枇杷桥

九桥景点

枇杷桥,地处湖光树影的点翠洲、枇杷洲之间,桥造型精致,古朴典雅,小巧玲珑,桥孔倒影如"月"。

桥长10米,宽3.1米,桥旁装饰云花抱鼓式栏杆;桥孔高1.65米,宽2米,是一座小巧玲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石栏杆风景桥。

09

花洲桥

九桥景点

花洲桥,在百花洲东岸入口处,高空上看如白玉,造型精致。桥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75米,宽2.7米;桥下用32对现浇灌钢筋混凝土方柱支撑桥体。

桥中段建平板高台,每边装饰成三拱四门,可通舟艇,桥面两旁置有混凝土镂花栏杆,供游人凭栏赏湖。

01

苏堤玩月

西湖十八景

苏堤又称苏公堤,源自北宋时苏东坡体恤百姓涉水之苦而捐资建的西新桥,后改桥为堤桥,西新桥于堤之中段,为西湖六古桥之一。

古今苏堤,月影入湖,水天一色,古人有"人在苏堤千顷边,可知月在此间圆"的传世佳句。

02

玉塔微澜

西湖十八景

玉塔即泗洲塔,又称宝塔、大圣塔、雁塔、西山塔,是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为楼阁式八角形七层砖塔。

暮色晚霞中的泗洲塔,塔影摇曳,余辉逐波,苏东坡为此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千古绝句,即为此景。

03

孤山苏迹

西湖十八景

孤山因集中展示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寓惠期间的史迹得名。

园内有古迹苏东坡侍妾王朝云墓、六如亭、景贤祠,现建有东坡纪念馆、东坡寓惠书迹、相宜居、亭廊雕塑等。游人至此,既可饱览湖光山色,又可访古探胜。

04

红棉春醉

西湖十八景

红棉岛以春季红棉苍劲,万花竞发,如晴空火盖得名"春醉"。

登岛四望,湖光山色,一览无遗。前人有"云水空蒙草树妍,湖山幽赏晚晴天,绕亭花放红于火,万绿丛中看木棉"的赞颂。

05

花洲话雨

西湖十八景

百花洲又称花墩、花洲,分莳繁卉,灿烂芳菲,洲内盆景园艺,绚丽多姿,据悉在此观雨听声一绝,故称"花洲话雨"。

06

留丹点翠

西湖十八景

点翠洲以留丹亭和浩瀚平湖一点翠的洲岛特色得名。

宋代筑有孤屿亭,明代以洲名改点翠亭,1913年为纪念辛亥革命"马鞍之役"牺牲的烈士改建为留丹亭。

这里湖光四溢、香风萦绕;红墙碧瓦、古树苍翠。明代才女孔少娥赞曰:"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偏宜点翠洲。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宛转似眉头。"

07

芳华秋艳

西湖十八景

芳华洲景色宜人,北宋时始建逍遥堂,据闻苏东坡常在此寻幽访友、饮酒垂钓,写下"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的诗句。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相映争辉,令人目不暇接,故成"秋艳"之特色。

08

荔浦风清

西湖十八景

荔浦位于丰湖之畔,风景色幽美、风清月朗;原建有荔浦亭、书室、莲池,种有荔枝、梅花。

名字由来和荔枝相关,据闻当时这里种满荔枝,盛夏红实累累,清尹元进赞之"荔浦之风益清,桃园之日益暖",故成"荔浦风清"名景。

09

西新避暑

西湖十八景

西新即西新园,宋代为西村,明、清、民国为排沙(村、街),后建西新园,在披云岛南,以苏东坡捐建的西新桥得名,现在是西湖惠州宾馆的所在地。

西新园湖水萦绕、林木苍郁,隔湖浮碧、一桥飞渡,石林竹径,别有洞天,堪称避暑胜地。

10

横槎小隐

西湖十八景

上文说到菱湖与横槎溪“关系匪浅”,这个景点名字由来便由此引申而来。

这里是西湖三大水源之一古横槎水的发源地,因其在西湖深邃之处,故明代叶维阳赞曰:"千顷浮光从此发,扁舟引胜不知还。"故横槎小隐由此而来。

11

飞鹅览胜

西湖十八景

飞鹅岭除开因形如飞鹅展翼而得名外,它还有着“木鹅传说”。

传说中,有一位仙人骑着木鹅从北方飞来,看见惠州山清水秀,便降落西湖中不愿离去,木鹅化作一座山岭卧于湖畔,史称"仙人乘木鹅至此,古称鹅岭"。

飞鹅岭在近代,还是惠州城防军事要塞,是清代翟火姑农民起义、辛亥革命惠州光复、国民革命军东征、惠州抗战等历史的重要战场和纪念地。

现因其为城南最高处,登山顶可饱览城湖的绝妙风景,故称"飞鹅览胜"。

12

丰山浩气

西湖十八景

丰山,古称"慧丰山",有古神宵宫、无量寿院、文昌阁、菩萨泉等名迹,明代薛侃有"行行灵霄汉,维屏壮猷为"的诗句。

1984年建成烈士纪念园,建有"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聂荣臻元帅题名,雕像和浮雕以栩栩如生的人物与故事,再现东江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13

丰湖书院

西湖十八景

丰湖书院创建于宋宝祐二年(1254年),距今有766年历史,清康熙年间在今址重建,是惠州有代表性的古代书院。

书院几乎位于湖中央,颇有遗世独立之势,是惠州学院、惠州市慈云图书馆的前身,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

14

元妙古观

西湖十八景

元妙观又称天庆观、朝元观、开元观,始建唐代,元代晚期最为兴旺,古人记之"横流重檐,涂饰壮丽,像座威仪",是我国南传道教著名的道观之一。

苏东坡谪居惠州时,与道士常有往来,题"西湖福地"。

15

山寺岚烟

西湖十八景

永福寺曾是东江流域乃至岭南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原址在丰山南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代香火不绝,名人题咏甚多。

北宋苏东坡曾题永福寺、建放生池。2000年始在红花湖选址复建,大雄宝殿、无量寿殿、钟楼等仿唐建筑雄伟壮观。

16

准提远眺

西湖十八景

准提阁俗名十八罗汉,踞西山北支崇道山麓,依山傍湖,环境幽静,始建于明末清初,空隐、澹归、雪槱、准提等4大高僧相继在此布道传法,时为东江乃至岭南最负盛名的禅林之一。

17

挂榜儒风

西湖十八景

挂榜阁位于高榜山顶峰,取意于金榜题名,为仿明、清宫式建筑,台基2层、阁楼5层,高阁之顶挂有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赐笔题书的匾额,阁内有万世师表孔子雕像。八方游客可在此瞻仰古圣群贤,感受儒风浩荡。

18

花港观鱼

西湖十八景

丰渚园富有文化内涵、饱含孝悌之义,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岭南古典园林。

丰渚,古称鲇鱼墩,原是平湖西北一小屿。名字中的“渚”,意为水中小块陆地,小洲曰渚。还有一种说法:丰渚是丰山前的小洲。渚上有亭,名丰渚亭(已废)。

后重建为纪念江逢辰筑“江孝子亭”,亭畔遍莳荷花故称荷花亭,后在荷花亭旧址上扩大重建,并筑岭南园林,称丰渚园。

园内荷香飘逸,亭榭映衬,怪石嶙峋,得"花港观鱼"意境。

“六湖九桥十八景”只是如今暂被挖掘的景观,惠州西湖自形成发展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还蕴藏着许多与这座城历史、人文相关的典故,今天就让我们透过这个小小窗户,开启畅游时光的按钮吧!

这次西湖精华导览就介绍到这啦

文旅君下线

要想巩固新知

趁着回暖天气晴朗

一一打卡吧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