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湾区“链”全球,南沙如何借“几何中心”发挥引领性作用?|经济粤评

经济粤评
+订阅

横琴、前海、南沙,粤港澳大湾区三个重大平台的发展路线图已悉数亮相。

日前,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提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南沙方案》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郭兰峰介绍,在编制《南沙方案》的过程中,始终聚焦“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这两个关键,特别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三年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去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发布。

“横琴、前海和南沙三个平台在战略定位上各有侧重,目的都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从而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支持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郭兰峰表示。

在国际合作竞争不断走向深入的当下,瞄准世界级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更多更具竞争力的平台、枢纽和门户,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毗邻珠江入海口的南沙,被赋予新的使命任务,可谓恰逢其时。

先行启动区“以点带面”,形成高质量发展环境

摊开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图,南沙正位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南沙方案》明确,实施范围为广州市南沙区全域,总面积约803平方公里。

按照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建设时序,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的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长期关注南沙发展,他认为,这三个区块的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发展基础和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自贸区相关举措先行先试的成效比较明显,具有很好的辐射带动和示范意义。

“未来,南沙湾作为门户客厅,要在航运服务、贸易服务和国际交往上不断试验;庆盛枢纽作为港深港高铁的枢纽站点和港科大所在地,在开展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协同创新和推动成果产业转化上值得期待;南沙枢纽拥有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多重主干线交汇的优势,正着力构建未来城市客厅,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优化高端商务服务、开展QDLP境外投资等政策试点等。”谢宝剑说。

“这三个区块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已经聚集了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尤其是庆盛枢纽区块对接港澳交通便利,也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所在地。”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通过不断积累科创要素和科创企业,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有助于南沙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鼓励类产业企业税率15%,实现科创产业错位竞争

“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是此次提出的五个主要任务之一。

《南沙方案》明确,在创新方面,推动粤港澳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在产业方面,南沙将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产业链,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推进专业化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好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最具干货的或许是这一条: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按程序制定优惠产业目录。

“南沙背靠广州,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制造业基础支撑,这些都是充分考虑南沙产业基础和优势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三室副主任李晓琳说。

毛艳华认为,这些产业领域的选择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是考虑到南沙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可以提升广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产业链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在科创产业方面与前海、横琴实现错位发展。

创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南沙方案》明确,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

谢宝剑建议,南沙要加大力度引进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加大与港澳和海外创新资源的链接,打造离岸创新创业中心。

创新创业政策深度对接,培育港澳青年发展沃土

在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方面,《南沙方案》推出多项有力举措。

比如,方案提出,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到南沙创业的,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可同等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等当地扶持政策。

再如,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青年发展基金”“创意智优计划”资助的创业团队,以及获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青年创业援助计划”资助的创业团队,直接享受南沙创业扶持政策,等等。

换言之,港澳青年不论是否已经获得特区政府的创业支持,都可以将南沙作为新的创业地,同时享受多地创业“礼包”。

谢宝剑认为,这些举措相当于在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上与港澳政策直接打通互认,一方面激发港澳青年在港澳创新创业的激情,鼓励港澳青年以项目为纽带融入到大湾区建设,另一方面也为在内地高校毕业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吸引港澳青年之外,《南沙方案》还将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

方案提出,积极支持南沙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设立;推动将“白名单”内的南沙医疗机构纳入香港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单位;提高南沙公办养老机构面向非户籍人口的床位比例,试点赋予港澳居民申请资格。

“南沙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交通联系日益便利,有很多与港澳对接合作的成功经验,”毛艳华表示,加上在跨境就业、跨境教育、跨境养老等公共政策上的全面对接,可以更好吸引港澳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

对标高水平自贸协定,加大压力测试力度

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举措。

《南沙方案》明确,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加强与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共同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支持粤港澳三地在南沙携手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宗原料、消费品、食品、艺术品等商品供应链管理平台。

“《南沙方案》明确了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这个主题,‘面向世界’四个字表明了南沙的开放属性,更加强调高水平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港澳自由经济体优势和广东改革先锋的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李晓琳说。

在具体实施上,《南沙方案》提出,支持南沙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率先积累经验;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水平自贸协定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力度。

毛艳华表示,南沙要通过开展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压力测试、加强国际交往平台建设,更好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欧盟和北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打造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前沿地。

在保障措施方面,《南沙方案》提出,在资金、要素等政策支持上,2022—2024年每年安排南沙1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合理增加南沙年度用地指标;在创新合作模式上,探索采取法定机构或聘任制等方式,积极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国际化人才参与南沙建设和管理。

“要加强对南沙的土地、资金支持,发挥重大战略性平台的优势,汇聚政府、行业协会商会、智库机构、专家学者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等更深层次的全球治理,助力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毛艳华说。

谢宝剑建议,下一阶段的落实中,一要完善配套制度,包括省市一揽子清单式授权方案等;二是要加强上下联动和交流;三要鼓励动员社会各方参与,为《南沙方案》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主笔】王彪 昌道励 

【实习生】黄华枫

【统筹】吴哲 陈思勤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南方城市智库

编辑 张会玲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