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一老爸被“儿子”骗了4.8万元

中山市公安局小榄分局
+订阅

高考放榜

没考上“双一流”高校

别担心!

“清华大学教授”亲临授课

一共4门课,每门收费¥12000

“爸,我全都想学,就剩俩名额了!”

爱子(女)心切的家长们

刹住你们准备转账的大手

近日,小榄一位街坊华哥(化名)

就是遇到上面这种套路

被人冒充儿子骗走了4.8万元

01 陌生Q号加好友

6月15日,华哥收到陌生Q号添加好友,一看对方备注是远在外市读书的儿子,没多想就同意了。在QQ上,“儿子”给华哥发来一张“清华大学培训通知书”,称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要到他们学校开班授课,需要4.8万元培训费。

02 添加“主任”交学费

儿子好学,做家长的当然支持。华哥按照“儿子”发来的Q号,添加了学校“王主任”。刚加上,“王主任”就称只剩俩名额,让华哥抓紧交钱,再晚就没名额了。华哥和妻子商量后,直接向对方银行账户转了4.8万元。

03 学费完了还要交器材押金

过了一会儿,“儿子”再次给华哥发来信息,称还需3.6万元培训器材押金。华哥老婆顿觉不对,立刻打电话找儿子核实。电话一通,儿子称根本没这回事儿,夫妻俩这才确认被骗。

华哥的经历是不少被骗父母的缩影

可能不少未经骗局的人不解

一个电话就能戳穿的骗局

为什么有人会上当?

华哥告诉民警

“因为对方准确说出儿子的全名,

我才对其身份深信不疑。”

诈骗分子往往事先盗取个人信息

选取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家属作为诈骗对象

利用时空差、信息差

以报班、缴费、看病等为由诈骗家属

他们甚至能通过技术手段

模拟子女声音、样貌

获取家属信任

防范冒充子女诈骗

关键在核实身份

当“子女”突然通过新方式

如新的Q号、微信号、电话号码

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

联系家属“着急要钱”

家属应多一分警惕

先用以往常用的联系方式

电话、视频等直接联系子女核实

要核实到具体缴费项目内容及进程

(以防确有其事,骗子来重复收费)

如果无法直接联系核实的

可以对暗号试探

如最近双方通话内容

或最近送过的礼物等

判断对方是否冒充子女

一旦发现被骗

请立即报警

素   材丨刑侦大队 裕安派出所

编   辑丨冯雅琳

责   编丨何  颖

执行总编辑丨廖志锋

总编辑丨薛志洪

由中山市公安局小榄分局指挥中心出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