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有5个人“作坊式”橡胶密封圈工厂起步,广州里工实业在经历30多年发展后,转型研发并制造拥有自主决策能力的工业机器人,客户更是来自航天航空、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企业。
面对参差不齐的数字化素质,回想起当初转型时的策略,公司CEO李卫铳选择了从两个方面入手:从最容易的开始,给一部分员工以信心;从最难的入手,由总裁办牵头,给全部人以信心,“就是要告诉整个公司,最难的都在启动了,你们还犹豫啥”。
一直以来,“不上云是等死,上云是找死”,成为摆在众多中小企业面前的两难选择,“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依然是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中的突出难题。该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广东一批企业通过自身的实践,打破“转型魔咒”。
不愿转?先从企业“最痛点”切入
转型焦虑,是不少企业走向数字化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难点。湛江的锂电企业东岛新能源,选择了从设备的监控和生产管理系统切入,而这也是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经过测算,电子数据卡录数替代手工填写,业务指令单由原来40分钟提效到20分钟即可完成;返工率降低,综合生产效率提升5.2%。同时,过程全工序实时记录、车间制造信息的实时传递及统计、实时提醒异常状态,提高了生产效率,交货周期由原来的45—60天,减少到35—45天。
东岛新能源数字运营部负责人肖志鸿介绍,通过生产车间核心设备实时数采连接,联网及时查看设备工况状态,以及历史工况数据查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和客观地判断故障,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
在宝钢湛江钢铁项目专家、中兴通讯余杰文看来,5G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一大难点就是成本较高。不过,成本只是其中一个维度,更重要的是,5G方案能不能带来提质、增效、降危等等,方能促使企业下定决心拥抱5G。
目前,经过宝钢湛江钢铁的示范工程“打样”后,5G方案不再是一个大而全的能力,余杰文说,5G可以聚焦实际场景定制化的部署,通过功能产品模块化配置组合,成本也不再是动辄几百上千万元,中小企业也能承担得起。
让余杰文印象深刻的是,佛山一家塑胶管生产企业,尽管业界小有名气,但招人依然越来越难,企业老板希望,通过自动化方案取代一些重复劳动。未来,借助5G+工业互联网,操作室基本集中、操作岗位基本机器人、设备运维基本远程、服务环节基本上线,中小企业也会产生兴趣。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就建议,从企业最大的痛点入手,针对能耗高、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改进。比如说,造纸、建陶、食品等传统流程行业,过去主要靠技术工人在控制,“分头把关,各管一段”,有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性,常常过分强调每一个环节的管控,反而造成了更多能源和物料的浪费。
刘焕彬说,通过数字化的过程管理和优化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在生产过程的关键部位或工段设计安装“工业大脑(工业AI)”,把企业长期积累的师傅经验和现场实时数据结合起来,协同优化提高生产质量。
不敢转?从基础“联网”开始
除了“不愿转”之外,“不敢转”也成为企业的一大顾虑,一个全新的系统就意味着新的不确定性。
员工的支持是数字化转型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有不少企业员工抱怨,工作线上化、数据化,实际上增加了一重工作。例如,一些销售员拉完订单,原本任务到此为止,却还要在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
“表面上看,输入数据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但其实也说明,数字化普及还不够,试想在未来,工作人员不用额外工作,很多数据就自动传上来了。”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说,在消费领域,很多订单数据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从商品发货到仓库的任何一个流程有迹可循,未来工业领域也将可以实现自动录入。
在很多企业看来,数字化的执行必然少不了顶层设计,就更不知从哪里下手。
但在工业富联数字化转型首席专家左赣鸿看来,数字化并不在于是否有一套顶层设计,相反,越是传统的、行业中存在已久的技术,如自动化就可以解决很多简单重复烦琐的劳动;一些传统的精益手法,也可以给企业降本增效。
“当企业大量的信息化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烟囱’后,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协助企业如何做顶层设计。”左赣鸿说,怎样的场景该串接什么的系统,哪些数据是放本地还是云端,还有哪些数据应该是保密的,都要重新梳理。
他发现,过去,不少企业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接口开了一堆,人员离职之后,也被淡忘,于是,工业富联就会系统指导企业,数据怎么进仓,如何把业务流程搬到线上去,其实改变更多的是一些基础性工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精尖”。
“如果对方连基本的马步都没蹲过,我们从来不会强推数字化技术。”左赣鸿说,“很多传统中小企业设备老旧,甚至用的还不是数控设备,数据也采集不上来,此时先建议企业从最基本的设备联网做起再来考虑数字化。”实际上,数字化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只是将底层的功能集中起来并放大,达到改善的目的。
不能转?不能太依赖外部方案
在踊跃转型过程中,一些企业也遭遇现实的一盆冷水。
左赣鸿就遇到过,客户花重金邀请顾问公司来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指导,但是当项目结束,顾问公司撤场,此时客户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度开始从顶峰往下逐渐消退,最终运转又回到转型之前的轨道上,只留下诸多系统。
结果,操作人员往往是线下、线上同步操作,工作负担不但没有减轻还额外增加,怨声载道,吐槽系统不好用的声音不绝于耳,以致于管理者的心态在底层抱怨声音中开始动摇。
大量中小企业抱团数字化,打破“转型魔咒”。 受访者供图
工业富联总结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同步建设组织能力,培养能够承接数字化转型的团队。“比如说,技术团队要能够自我实现新技术的迭代,大量工业数据要有人能够厘清数据之间的关系,为公司所用,流程需要能自动组织检讨及优化,持续在系统迭代。”左赣鸿说,相比“苦哈哈”的制造业,人才更愿意去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缺乏数字化和信息化人才,这也导致后续很难快速迭代。
他总结道,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能力长期培养的过程。
还有一些数字化过程则是“无师可学”。护肤品生产企业伊斯佳为了实现定制化生产,从最基础的设备研发开始做起,从更上游的精准皮肤健康评价体系搭建开始,比如说,皮肤精准检测平台需要借助光学检测,经历了大量的软硬件磨合,用了5年时间才形成完善的皮肤精准检测平台。
正如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两个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成功方案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然意识到,不完全依赖于巨头,厚植数字化能力,才能将这场数字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延伸
数字化是一场马拉松赛跑
作为数字化专家,工业富联数字转型首席专家左赣鸿观察到,不少国内企业在谈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时非常焦躁,甚至太多人想一蹴而就,或者干脆借助一些平台企业,实现“一步登天”。
在左赣鸿看来,钱可以买到设备,建工厂也不是难事,唯有人和数据是需要企业自身积累的。他以MES系统为例,至今导入富士康工厂已很多年了,左赣鸿自身也是关键用户,伴随着管理诉求的变化、颗粒度变得更细,MES系统至今仍在不断改进,流程和效率也在一点一滴改善,经年累月的改善,使得系统越来越好用。
对此他建议,其他企业需要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摸索自己需要什么,大企业一套大而全的MES系统复制过去也用不了。数字化转型是马拉松长跑,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只有保持长期主义的决心和耐心坚持下去,才能笑到最后。
【记者】 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