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甄珍(化名),广州某三甲医院医生,踏实内敛,有着标准潮汕人性格,习惯以家庭为中心来定义人与城市、人与社群的关系,信奉潮汕人骨子里的爱拼才会赢、守正才能创新、有文化才能走得更远。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作为医生的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同时对凯粤湾特有的烟火味、人情味,以及“没有距离感的”的亲融社区生活倍感珍惜。这种“唯人为贵”的文化,就像一片有温度的磁场,吸引着一大批高阶业主,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寻找某种能够激化他们内心小宇宙的神秘能量……
参与社区服务
2021年,根据中国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由张涵予、袁泉领衔主演的电影故事片《中国医生》在全国震撼上演。一大批白衣逆行者,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不畏艰险,誓死守护老百姓生命安全的故事,让多少国人对医护工作者这个群体肃然起敬、热泪盈眶。
事实上,对于一千多万广州市民来说,早在2002年非典疫情暴发初期,就已深切感受到医疗行业对这座超大型城市的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任广州医学院(现为广州医科大学)院长和党委书记的钟南士,看完《中国医生》后非常激动,在首映礼现场直言,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掩饰,非常真实地还原了在抗击疫情初期的情况,也让他看到了我们广东医护人员的影子。
参与公共卫生服务
与钟南山院士一样感动的,还有广州某三甲医院医生甄珍。自2020年以来,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起早摸黑从自己在新世界凯粤湾的家园,直接赶往抗疫一线,帮助潜在或遇到风险的街道和社区进行核酸筛查、防疫科普教育和提供其它急需的社区医疗服务支持。
充电学习 受访者供图
与其他许多住在凯粤湾的医护工作者同事一样,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严重困扰了他们的生活,但同时也极大地拉近了医护人员与这座城市的距离,让她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自豪感。
买第三套房子,让父母住在同一小区
从甄珍供职的医院到家住的凯粤湾,中间只相隔一个白鹅潭。在如意坊隧道开通前,也就不到二十分钟。在有了新的快捷通道后,他们家与老西关就更没有距离感了,许多横跨几百上千年的文化地标,仿佛就站在自己的家门口,空气里飘来的都是文化的味道。
与此同时,与广州千千万万个年轻家庭一样,她和自己的爱人,依靠多年的脚踏实地和兢兢业业换来了今天无比幸福和美满的生活。前后两次换房,在新世界买了第三套房,目的是把父母也接到同一个地方来住。在凯粤湾的业主里边,像甄珍这样的家庭挺普遍。
一线城市的繁忙节奏和内卷压力,让许多事业逐步稳定下来的年轻人,都希望过上比以前更有品质、更有尊严的生活,与身边的亲友、邻里建立更亲善融合的关系。
“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我们过去走的每一步都是按照传统的观念和节奏来安排的,在别人看起来可能有点按部就班,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种可以时刻抓在手里、永远不用担心飞掉的安定和幸福。”甄珍感言,选择把家安在白鹅潭西畔,不仅有先生对家庭满满的爱意,同时也寄寓着新城市居民对广州两千商都文化的向往和依恋。
或许常年在影像科上班,养成了甄珍“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性格气质。而两年来多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经历,则让她为人处事变得更加沉稳、老到。
参与社区服务
她说话的声音和风细雨,脸上总是不经意地洋溢出暖暖的微笑,可以想象,每一个走近她的患者,都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柔和的正能量。这股正能量,即使对一些没有困难的人群,也是一种如沐春风的滋润。
2020年以来,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一线城市的居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居住环境。特别是对于处在一线医疗岗位的甄珍来说,她和身边的同行历过多次与疫情的艰苦对抗,对这些四处疯狂肆虐的病毒给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带来的危害早已感同身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对安全、健康、便捷的居住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更刷新了我们这些年轻人的人居价值标准。” 甄珍感慨道,安全便捷和健康舒适是我们对家庭住宅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以外,与身边最重要的亲人,一定要最近的距离。就像我们现在跟父母住在同一小区,万一有什么事或什么急迫的需求,也可以闻声呼应、守望相助。
甄珍和先生是典型的潮汕人,读中学就已经是学友,虽上大学时两人分隔一方,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广西,但是,青梅竹马和文化同源不仅拉近了他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且让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最终来到同一座城市并线。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还能在广州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甄珍说,这全是因为夫妻俩勤劳本分,除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以外,还非常尊重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生活经验。
传统文化对儿女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不像那些“富二代”,甄珍说她与先生都来自粤东很普通的家庭,来到一线城市打拼,也没有那些“有实力”的亲朋好友帮忙,每一步都要靠自己去找打拼、去争取,遇到什么难题也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夫妻俩刚结婚,其实已经想好了将来要把父母接过来广州一起住,哪怕不是同一个屋子,也不能距离太远。最朴素的家庭观念,最终还是战胜了“通过投资让资产快速增值”的欲望。
撇开凯粤湾固有的那些高品质和高档次的产品服务标准不谈,广州高标准打造西翼CBD的规划落地以及近几年城市更新的加速,还是让他们对白鹅潭西边这片中心城区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
参与社区服务
“虽然我们对待人生规划有着教科书式的保守,但在价值取舍方面还是怀有长远的发展目光来看待的。”甄珍和先生坦言,他们做很多重要的人生决策,都无不是以家庭为本位来进行的。
甄珍说,相比黄埔、天河和南沙等一些别人眼里更有置业价值的热门板块来说,广州西边的发展可能相对比较慢。但众所周知,白鹅潭周边千百年来一直是广州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带的中心城区不管是文化厚度还是文化密度,都比其他新城区更强。何况,老城区的教育资源和办学能力在广州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和有口皆碑的。儿女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对于我们这些新广州人来说,无疑是最有利于融入城市和接受到传统历史文化的熏陶的。
潮汕人本身就比较尊师重教,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亦无比重视。而今广州在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还提出要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传统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通过无声的教育,教会孩子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相比其他开发商建设的住宅小区,新世界凯粤湾在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和社区建设等方面,确实带有很明显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眼光,在人居环境和建筑审美上也更加追求时尚、艺术、人文和生态等不同元素的交融。但不管小区建设得多么潮流,这里还是有很多传统元素和文化精神蕴含在里边。譬如,在采光、通风、造园、选址等方面与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亦有着相向而行的共通之处。在社区文化打造上,新世界所倡导的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守望相助、同声同气和一呼百应等观念,与传统中国熟人社会和邻里乡亲的相处哲学可谓一脉相承。
“小区住的潮汕人非常多,邻里关系也非常融洽,就算是父母这一代,平时在小区里活动出行,从来不会有任何格格不入的地方。”甄珍说,年轻业主就更喜欢,因为新世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本身很国际化和现代化,住进这里的年轻人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所处的文化圈层都比较接近,比较认可和接受时尚潮流的新生活方式,也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大家相差得比较远,确实不利于社群关系的亲融。志同道合才能做到同声同气、一起成长。
特辑
【撰文】冯善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