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古荔园中品“荔香”,大朗“荔枝红了”!

南方+ 记者

古荔园中品“荔香”,大朗“荔枝红了”!

夏至已至,荔林飘香。6月23日,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大朗镇政府联合举办的“荔枝红了”2022年大朗镇首届佳果游园荟暨“文艺矩阵·荔香岭南”东莞市音乐文学创作与征集推介活动在大朗镇水平村古荔公园启幕。

该活动突出“荔香大朗”文化主题,发布了大朗原创荔枝主题歌《岭南荔枝红》及MV、“大朗旅游美食地图”及《什么是“荔香大朗”》宣传片,同时还以荔枝主题歌舞表演等丰富内容,展现大朗独特的岭南风情和荔香韵味。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司琪、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级调研员李粤梅、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大朗镇党委委员蔡培光,以及大朗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大朗镇文化服务中心、水平村等部门和村(社区)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14项荔枝文化主题活动

擦亮大朗“金字招牌”

东莞是岭南荔枝主产地之一,而大朗镇则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历史上东莞荔枝种植无论品种还是规模,大朗都居首位。直至今日,大朗镇内二三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树仍不鲜见。

今年以来,大朗镇加快“文旅+产业+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将大朗荔枝、生态、人文、非遗、潮流等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创新,打造了“荔枝红了”大朗荔枝文化周活动品牌,使之成为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荔枝红了’系列活动以荔为媒、以文会友,通过推出荔枝周原创主题歌曲、举办佳果游园荟、传统民间工艺文创展、粤菜师傅之荔枝菜大赛等14项荔枝文化主题活动,全方位展示大朗特色资源优势。”大朗镇党委委员蔡培光表示,希望以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大朗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大朗城市对外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到大朗观光旅游和娱乐消费,感受大朗荔枝、毛织、篮球等特色文化,使之成为推动“科创新城、品质大朗”建设的重要助力。

放歌《岭南荔枝红》

大朗原创荔枝主题MV发布

大朗镇水平村是大朗荔枝主产区之一,种植荔枝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村内百年以上的荔枝树多达1900多棵。

“西岭嘛红,那是糯米糍;北坳嘛红,那是黑子魁,一串串挂满了枝头……”23日下午,在水平村古荔公园的荔枝林内,大朗镇原创歌曲作品《岭南荔枝红》及MV正式对外发布。

《岭南荔枝红》以岭南佳果荔枝为创作题材,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创作背景,歌词紧扣主题,简洁通俗;旋律则采用岭南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歌手音色清甜,富有感染力。点击此处查看MV

“《岭南荔枝红》这首歌通过展现岭南丰富的荔枝品种,很好地宣传了山水岭南的人文风貌,也歌颂了新时代人民群众追求的美好生活。”大朗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岭南荔枝红》及MV的发布是东莞(大朗)音乐文学创作基地的最新创作成果之一。该基地于2020年9月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认定和授牌,隶属东莞市大朗镇文化服务中心。

基地自授牌成立以来,创作和积累了一批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音乐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0余项,先后在国家和省主流期刊发表作品200余件次,原创音乐三部曲《时代的记忆》获2021年东莞市项目专项扶持,为推动文艺大朗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发旅游美食地图

一图在手、游遍大朗

近年来,大朗镇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以文旅融合加快全域旅游快速发展,旅游资源配套从无到有,不断更新完善。

23日举办的活动仪式上,大朗镇还首次发布旅游美食地图。地图搜罗标注了全镇重点旅游景点、生态公园、非遗文化、特色美食、红色遗迹、水库湖泊等特色旅游资源,是“大朗毛织”“大朗荔枝”“大朗篮球”三大特色文化“金字招牌”的载体之一。

科技感十足的大科学装置、多彩的时尚毛织、优美的生态风光、口味独特的地道美食,还有品类众多、鲜甜可口的荔枝,都在大朗旅游美食地图中一一体现,真正实现一图在手、游遍大朗。

活动现场,“文艺矩阵·荔香岭南”东莞市荔枝主题音乐文学创作与征集推介也同步发起。

该项征集活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大朗镇政府联合主办,将鼓励全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发挥人才优势,组织东莞以及全国有影响力的音乐文学创作家,围绕荔枝文化为题材展开创作,深度挖掘具有东莞本土特色的荔香文化,表现莞邑风情,力争打造成为“东莞记忆”示范项目之一。

该征集自5月正式启动,截至6月23日已收到全国各地的歌词、歌曲以及词曲结合作品共计300多首。

文旅融合发展提速

文化事业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大朗镇高效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优化文旅产品供给,塑造独特城市文旅产业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提质增效。

其中,大朗镇创作的小品《装电梯》与小戏《特殊喜宴》,参加2021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戏剧曲艺),分获戏剧类金奖和银奖。

小品《装电梯》还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复赛,实现了大朗镇群艺作品入围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大朗还着力发扬毛织文化,以“毛织工艺美术”获得“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加大非遗文化保护活化,申报“大朗杖头木偶戏”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大朗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大朗将进一步打造好音乐文学创作基地品牌,通过名家带动文艺人才培育。与此同时,将出台《大朗镇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办法》,加强文化精品工程建设,设立文艺创作扶持基金,鼓励涌现更多精品力作。

相关链接:

“荔枝红了” 2022年大朗镇荔枝文化周

“荔枝红了”2022年大朗镇荔枝文化周系列活动是大朗镇坚持以荔枝为媒,借助荔枝文化周不断扩展和丰富荔枝文化内涵的具体举措。

自6月6日荔枝文化周启动以来,活动举办方将深挖大朗荔枝、生态、人文、非遗、潮流等特色资源,并进行融合创新,开展主题为“荔枝红了”系列文化活动,包括2022年大朗镇荔枝文化周首届佳果游园荟、城市艺术time、少儿才艺大赛、非遗体验和展示等14项活动。

系列活动形式新、内容多、接地气,充分展现了大朗既能欣赏美“荔”风景,品尝舌尖美味、也能乐享美好生活的城市特质,致力打造大朗最深刻的舌尖记忆、最深厚的荔枝文化、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记者】陈启亮 章倩倩

【摄影/视频】龚名扬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