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三星组建遥感星座!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成功

科技能见度
+订阅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3日10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24次飞行。

长二丁火箭和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即将出征

遥感卫星星座:从服务政府、专业客户走向大众应用

2017年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此后至2021年7月19日的近4年时间内,中心依次将遥感三十号01组至10组共十组卫星发射升空。

遥感卫星组网后,有效打破了国外卫星影像在国内市场垄断的不利局面,卫星影像价格也因此有了明显下降。门槛低了,国内对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需求随之大幅增长,从服务于政府、专业客户走向大众应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是极大激发了我国卫星数据服务的网络化。

如今,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普通民众,都对实景卫星影像有了新的认识和使用习惯,国内众多地图服务商都上线了卫星地图,通过点击手机,用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物、街道和园林景观,卫星影像应用走进了千家万户。

执行此次任务的长二丁火箭

遥感卫星具有视点高、视域广、数据采集快和重复、连续观察的特点,获取的资料可数字化,能直接进入用户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同时,卫星遥感调查具有传统的调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地质矿产资源、水利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一发发遥感卫星组网的过程中,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和星罗棋布的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天上的“星座”与地上的“星座”遥相辉映,为生产、生活构筑起一道道“安心屏障”。

2021年11月6日,遥感三十五号卫星A星、B星、C星一飞冲天,标志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拉开了遥感三十五号系列卫星组网的帷幕,我国的卫星遥感技术迈上了更高水平的新台阶。

在未来发展中,我国遥感卫星在造福人类上独具优势、堪当重任。

一是可应用于地震科学研究的各领域当中,包括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等方面。

二是可开展农作物遥感估产。遥感卫星在收集分析各种农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平台上的传感器记录的地表信息,辨别作物类型,监测作物长势,并在作物收获前,预测农作物的产量。

三是可为渔业提供重要支撑。遥感卫星能够用红外遥感仪器测出海水表面温度,在绘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等值线图后,就可以根据鱼类生活规律与海水温度的关系来确定渔场位置,并绘成渔海况速报图,可以作为渔民海洋捕捞业的重要参考。

四是可在气象领域大显身手。我国幅员辽阔,位于多种气候带,是全球自然灾害多发区域。遥感卫星能够载有多种仪器、实现多种项目的观测、提供多种应用服务,在台风、洪涝、灰霾、干旱、雪灾等多种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气候研究作出贡献。

【记者】徐勉 王诗堃

【摄影】邱立军 李长浩

【通讯员】黄国畅 胡煦劼

编辑 李静娴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