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经历连绵数周的阴雨后,这周的天气开始有了放晴的迹象。此时麦农们应该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正逢夏至,金灿灿的麦子快要到收采的时候。夏至节气有不少风俗,例如北方会吃冷面凉面,也就是把面条煮熟后放凉或是过冷水,再浇上汤底或拌上配料,在天气炎热的当下吃起来十分解暑。
据说,这个风俗的形成也和新麦丰收有关,收上来的粮食,人们会做成面条尝个鲜。除了做成主食,不少地方还会把大麦炒熟,用水一煮,便是一杯香气浓郁的大麦茶。这是一道传统的夏日饮料,不仅降火,对脾胃也很有好处。
大麦茶——虽“小众”也“大众”
说到茶,人们想到的总是茶叶,像大麦茶这种以粮食为原料的,算是茶饮界里的小众产品。但是,大麦茶也自有其优势:对某些人来说,茶叶的“提神”功效反而是个缺点,喝多了会睡不着,而不含咖啡因等成分的大麦茶便没有这个问题。
而且,大麦茶也和茶叶一样具有消食的功效,只不过原理不太一样。茶叶是清明前后采集的嫩叶,未经烘培就已香气扑鼻,有升清的功效:就像抽水机一样,茶叶能不断抽提脾胃里的气,促进它的流动,因此能帮助食物的吸收和转运。
而大麦茶则具有粮食翻炒后酝酿出的米麦香,滋味更加甘醇,这股香气同样能促使脾胃运动,但效力更为柔和;且因为茶中具有了粮食的甘甜,还有补养脾胃的作用,对那些因为本身脾胃差而消化不佳的老人小孩来说,更为合适。
简单而言,如果是脾胃偏实偏湿,饮食也油腻的,吃饭前后适合配普通的绿茶、红茶;如果是脾胃偏虚,饮食本身也清淡,更适合喝大麦茶。大麦茶因为消食兼能补脾胃,适用的人群也更广。
大麦——五谷中“降火”的存在
大麦茶的功效自然和它的原料密切相关。说起来,麦子是五谷中有些特别的一种,既具有谷类甘甜的本质,但是又略带一股苦味,因此具有降心火的作用。和小麦相比,大麦的性质更偏凉一点,因此除热的功效更佳。
中医认为,苦味之物可以降火,大麦甘中带苦,可以引导心火的下行,但又不至于苦寒伤胃,因此夏天喝它,解暑又护胃。而且正因为这点苦味,大麦的甜腻也减少几分,消食的作用更突出。
夏天如果要喝大麦茶降暑,可以将它煮开放凉后再饮用;要加强消食作用的,还可以选用炒麦芽,加上山楂和稻芽等一起,味道也更为丰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