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农作物如何管理?从化农技师来支招→

广州从化发布
+订阅

近期,从化降雨频繁且降雨量大,对全区农作物生长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确保全区“米袋子”“菜蓝子”和“果盆子”的持续稳定供给,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师们向大家支招,制定了相关技术措施给农户们参考。

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看过来~

水稻篇

针对水稻,要在强降雨前及时灌深水护苗,防雨水冲刷、造成倒伏,雨后及时排水,在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之后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断水;

过水受浸的田块要及时清沟排水,增加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力;

巧施粒肥,禾苗叶色退赤严重的田块,天气稳定后追施一次粒肥,亩用尿素2~3公斤,叶色浓绿的田块不施肥;

适时收割,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防止因迟收引起倒伏或“树上发芽”,造成减产;

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植保部门病虫预测预报做好破口期和齐穗期的病虫防治工作,对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虱等病虫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可参照区植保部门提出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花生篇

针对花生,在强降雨前做好清沟工作,雨后及时排清积水,结荚期保持湿润即可,太旱时灌“跑马水”;

及时追施饱果肥,花生结荚后期根瘤菌停止固氮,叶片转黄时要进行根外追肥、养根保叶,促荚果饱满,同时每亩施50公斤生石灰补充钙元素;

要及时收获,当生长期达120天左右,叶片睡眠运动消失,荚果网纹清晰、饱满,种皮呈品种固有颜色即可收获,防止后期因雨水多造成烂果或出芽,影响产量及品质;

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叶斑病、锈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

蔬菜篇

针对蔬菜,要及时将适收蔬菜采收上市;

迅速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做好田间清淤工作,扶正培土;

对于地势低洼、自行排水困难的田块,要用抽水机排水,尽量减少受浸时间;

如棚内有作物的应及时闭棚防风,尽量保证棚膜、设施及作物安全;

如无作物的,及时收起棚膜泄风;

及时清除带病虫残枝(叶)、烂苗、烂果,减少病虫扩展传播源;

抢晴喷施广谱性杀菌剂和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病害发生;

天气放晴后,及时松土,并追施薄肥,促进植株生长;

绝收田块及时补种。

荔枝篇

对于荔枝,由于入夏以来阴雨天气较多,光照条件不足,光合作用较差,整体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再加上近期出现的强降雨,易造成荔枝裂果、病虫害大量发生的现象。当前荔枝关键是要做好壮果、保果和采收工作,技术上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做好“两病两虫”(霜疫霉病、炭疽病、蒂蛀虫、蝽蟓)的防治,以减少采前落果裂果并提高荔枝品质。

在荔枝管理方面,一要防积水。疏通沟渠,排除积水,降低果园地下水位。二要追施壮果肥。前期未施壮果肥且挂果较多、树势较弱的树应追施壮果肥,肥料以速效磷钾肥为主。三要喷施叶面肥。可选用0.3%磷酸二氢钾或复合核苷酸、高效氨基酸等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四要注意控夏梢。夏梢大量萌发容易造成荔枝(特别是桂味、糯米糍)大量落果。可采用人工摘梢、药物控梢(有经验的主可采用)等方法,减少或控制夏梢的生长;减少裂果。

对于一些较易裂果的荔枝品种如糯米糍、桂味等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裂果的发生:保持水分均衡供应。适当增加钾肥用量,注意补充钙、镁等中微量元素。在果实发育中、后期采取断根、环割等措施,削弱根系的活力(吸肥、吸水能力),减少裂果;

注意防治霜疫霉病、炭疽病危害果实,使用一些荔枝专用的有防裂作用的保果剂。抢晴施药,防治病虫。重点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和蒂蛀虫,综合防治荔枝蝽、荔枝瘿螨和夜蛾等;

施药时应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避免农残超标;

目前蒂蛀虫已世代重叠,无明显的高峰期,应掌握好喷洒农药的频率;

为加强防治效果,防治时应综合选用杀卵和杀成虫的药物。防治霜疫霉病、炭疽病方面,由于近期雨水较多,为增强防治效果,宜选择一些具有内吸作用的药物,最好是两病同治的药物,如苯醚·嘧菌酯、吡唑·代森联、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等,以减少农药用量。

注意:嘧菌酯不宜与油剂农药混用,以免出现药害。


文字:李烨威

编辑:黄丽敏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