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禅城南庄主攻这三招

南方+ 记者

中心城区的农村如何发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6月21日,禅城区南庄镇召开农村产业振兴工作分析会。通报了今年以来该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各村党委书记也畅谈了发展思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南庄乡村发展思路也日渐清晰:串珠成链打造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建设万亩禅乡渔歌农业公园,探路现代都市农业;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通过聚力这“三招”,南庄农村产业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6月21日,禅城区南庄镇召开农村产业振兴工作分析会。

6月21日,禅城区南庄镇召开农村产业振兴工作分析会。

打造精品路线发展文旅产业

沿着季华路到南庄镇南庄村探寻清代探花故里,从登贤大道转入紫南村感受全国文明村扑面而来的仁善之风,再到罗南村感受500年历史的古村春秋……这是“醉美南庄”示范片的核心,也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禅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醉美南庄”作为禅城唯一代表,获评“广东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南庄正在进一步挖掘“醉美南庄”精品线路文化底蕴,丰富线路的人文内涵。

而不远处,南庄也正在谋划“凤翔湾”精品线路:串联上元、东村、溶洲等村,现已完成沿线3条村建设项目的收集工作,并与2个策划公司进行对接,完成线路初步规划设计。

在此基础上,南庄还努力扩面提质。目前“醉美南庄”周边的紫洞村、湖涌村、罗格村等村进行全面提升并纳入示范片范围,通过串珠成链、连片发展,打造成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精品线路。

南庄正在进一步挖掘“醉美南庄”精品线路文化底蕴,丰富线路的人文内涵。

南庄正在进一步挖掘“醉美南庄”精品线路文化底蕴,丰富线路的人文内涵。

而对于“凤翔湾”精品路线,结合上元村舞火龙文化、东村陶瓷文化、溶洲红色文化等人文元素,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和氛围营造,推动整个罗格围串联成片。

此外,南庄还正在开发运行“南庄行”微信小程序,以此为载体,打造具有南庄特色的“城市名片”,拓宽“醉美南庄”示范片线上宣传推广渠道,打响示范片知名度。

借助南庄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东风,南庄各村也乘势而上。如紫南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村庄上的4A景区”,目前紫南文化旅游区已全面对外运营;南庄村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推动二三产业两翼齐飞。

接下来,南庄还将通过开展水文化研究、评选“水乡十二景”、打造水乡旅游景点,依托四季文旅、佛山艺术创作院、广州美院佛山校区等文化艺术平台,充分整合发挥南庄文旅资源优势,发力文旅产业助推乡村产业的振兴。

紫南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村庄上的4A景区”,目前紫南文化旅游区已全面对外运营。

探路都市农业擦亮生态品牌

在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的同时,今年以来,南庄也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探路都市农业的发展。

作为全市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的建设示范点,南庄以创意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形式,打造具有生态保育、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等功能的禅乡渔歌农业公园。由孔家九曲公园、红峰公园、罗村沙公园组成,总面积约1.5万亩。

目前,南庄已成立农业公园统租工作专班,对孔家九曲、红峰、罗村沙三处公园范围内农用地实施政府统租,按照应租尽租的原则,完成5390.87亩农用地统租工作,解决规模化开展农业公园建设的用地需求,为落实农用地保护政策、发展高品质农业和农企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南庄还推动鱼菜共生、虾稻共生创意生态水产示范项目、“一方田”休闲农业等项目建设,设计打造“南庄塘基菜”的品牌。

南庄镇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禅乡渔歌农业公园既要成为禅城乃至全市发展都市农业最重要载体,也要打造城市绿芯、研学基地,成为聚集人气,服务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点。

“让村民住在公园里,让城市居民都想来玩、有地方可玩。”南庄镇委书记叶华介绍,以美丽田园整治为契机,希望今后全镇各村都能抓住万亩公园建设机遇,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休闲观光等产业。

南庄以创意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形式,打造具有生态保育、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等功能的禅乡渔歌农业公园。

南庄以创意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形式,打造具有生态保育、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等功能的禅乡渔歌农业公园。

狠抓人居环境整治领跑市区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点。

走进南庄的村庄,曾经乱搭乱建的窝棚、瓜棚变得井井有条,放置杂物的空地改造成精致秀美“四小园”,连片鱼塘探路发展休闲农业……人居环境经整治提升后焕然一新,令人赞叹不已。

今年一季度,禅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选结果中:全区10个“红榜村”,南庄占了4个;6个进步村,南庄占了一半。在一季度全市人居环境考评“未完检镇”类别中,南庄更是排名第一。

这并非南庄第一次领跑。自开展人居环境检查评比以来,南庄的紫南、龙津、紫洞、南庄、醒群等村庄的成绩位居全区乃至全市前列。

持续领跑的背后离不开久久为功。近年来,南庄镇委、镇政府一直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工作,镇村统一思想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发力。

除了思想上的重视,还要有资源资金的保障。近年来,南庄多措并举集聚各方资源资金,加大对人居环境投入:近三年,镇财政奖补约1.51亿元,建成项目146个,撬动投资达3.65亿元。同时引导各村积极参与各级评比力争上游,近年全镇共获区级以上奖励近1亿元。

以问题导向,南庄针对“脏乱差”黑点、田间窝棚反弹等问题,近三年累计清理垃圾杂物7.4万吨,清拆乱搭乱建24.5万平方米,整治河涌11公里,拆除问题窝棚1173处。充分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闲置地和边角地,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328个,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今年计划提升厕所约40座。

在叶华看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群众、为了家园,让大家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好环境不仅提升吸引力,更有可能带来生产力。乡村环境的改善提升,有利于留住企业扎根发展,引进优质的项目落户,助力当地产业发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南庄多措并举集聚各方资源资金,加大对人居环境投入。

近年来,南庄多措并举集聚各方资源资金,加大对人居环境投入。

今后,南庄还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用好城乡基础设施资金,撬动更多村居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重点加强“三线”整治、明渠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四小园”生态板块建设工作,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吸引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通讯员】曾仲明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