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过后,韶关暴雨持续:市区内多处水浸,部分受损严重企业正加快恢复生产

南方+ 记者

连日降雨过后,韶关市迎来二十年一遇规模的洪峰。

记者从韶关三防办了解到,本轮洪水洪峰于19日晚通过韶关市区,洪峰水位54.76米。20日,记者在韶关看到,市区北江河道一直维持在较高水位。

6月20日,韶关持续出现大暴雨。据韶关市气象部门消息,6月19日20时到20日18时,韶关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53.8毫米。

韶关市区多处路段遭遇水浸。

受暴雨及洪水影响,韶关市区内仍有多处路段出现水浸,不少车辆浸泡其中,地质灾害多发,部分企业受损严重。6月20日,韶关各部门积极开展救援、转移、清淤工作,部分企业则在尽快检修机器、排查隐患,推动恢复生产。

韶关市区多处路段遭遇水浸。 (韶关发布/图)

市区多路段交通管制

6月20日,韶关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韶关(曲江)国家气象站录得雨强破1951年建站以来历史纪录。监测数据显示,韶关(曲江)国家气象站19日凌晨以来24小时最大雨强300.2毫米(此前历史极值208.8毫米)。

叠加洪峰过境的影响,韶关市区19-20日多个低洼地段出现水浸,相关部门迅速对涉水路段进行了交通管制。

20日上午,韶关市武江区韶关大道积水最深处深度约40厘米,有车辆涉水泡在路中,道路被护栏封住,有警察在路口处进行疏导。

韶关市曲江区松山路,随处可见受损的车辆。

韶关大道积水处的5公里外,韶关妇幼保健院新院(芙蓉院区)东侧的余靖路被洪水倒灌,市民通行受阻,前往就医的市民只能绕行。6月20日10时45分,因路面积水,武江区政府外的亨泰路暂时封闭。

在韶关市北江江心的龙洲岛,因地势低洼、发生水浸的风险较高,自19日开始,交警部门已禁止车辆从百旺大桥开到岛上。20日上午,记者看到百旺大桥上停满了到高处避险的车辆。

为保证行车安全,韶关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视天气及道路情况,临时停运了一些公交路线。20日早上有16条公交路线停运,此后由于又发现部分路面积水,临时增加了9条停运路线。

6月20日下午,在受灾严重的韶关市曲江区,道路上随处可见拖车将泡水车辆拖离,部分车辆损毁严重。

救援、转移工作及时展开

曲江区松山路是韶关此次受灾最严重的路段之一。19日,该路段一辆消防车遇突发山洪失去动力,司机利用水势将车辆摆正,之后停靠至主街道区域。当时,该路段多处积水超过一米。

20日下午,记者在曲江区松山路看到,虽然部分路段仍有积水,但清淤、消杀工作正及时展开,官兵干群在此共同作业。相比19日晚,松山路道路两旁堆积的淤泥已大量减少。

韶钢的铁轨被塌方的土块损坏。

清淤的同时,险情也还在发生。20日下午3时,消防队接到松山路群众报警称有人被困在积水中,多名队员立即前往搜救。

消防队员出警的同一时间,20日下午3时左右,韶关市浈江区曲仁园富仁轩小区受到了滑坡的影响。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小区背靠韶关山稔花公园,公园的山丘突发滑坡,土块阻断了曲仁园富仁轩小区的内部道路。因山稔花公园顶部修建有1000立方米存量的蓄水池,当地有关部门担心二次灾害发生,蓄水池可能发生塌方,迅速发动曲仁园富仁轩内的近300户、上千人转移。

曲仁园富仁轩小区所在的街道办工作人员称,接到险情后,街道办全员出动,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封闭周边道路,浈江区委书记也在现场指挥救险工作。

韶钢迅速科学应对突如洪灾,48小时内主工序基本恢复生产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钢”)是韶关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19-20日,位于曲江区的韶钢厂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多个生产车间进水。韶钢各级党组织迅速动员,党员群众全力应对突如洪灾,48小时内主工序基本恢复生产。

在韶钢厂区内部,特轧厂棒一2作业区是受损最严重的作业区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厂房门口早已提前堆满了沙袋,但还是难以阻挡突如其来的洪水。该作业区党支部书记朱新才介绍,自2005年该产线投产后,这还是第一次发生车间进水。

韶钢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检修机器。

韶钢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检修机器。

19日早上6时,洪水开始浸入韶钢特轧厂棒一2作业区,厂房内的电机、液压站进水,机械设施损坏,部分成品钢材被水浸泡。发现灾情后,韶钢迅速调用了三十多台水泵到特轧厂棒一2作业区,经过2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后,20日上午,厂房中的积水全部抽干,工作人员立即进驻车间开展维修、检查设备的工作。

除了厂区受损外,6月19日,韶钢一段运送钢材出厂的铁路遭遇塌方,土块不仅损坏了铁路轨道,且堵塞住了洪水,导致积水一直顺着铁轨堆积到韶钢厂区内部。20日,韶钢组织应急队伍对土块进行了疏通,排出了铁轨上的积水,但还需一个多月的工作才能完全恢复铁路的使用。为应对这一特殊状况,韶钢迅速启用了备用轨道,确保铁路运输畅通。

工作人员在韶钢厂房内清淤。

韶钢制造管理部副部长钟寿军称,这次洪涝灾害中,韶钢各个环节都受到影响,两台卸煤线、三台翻车机被水淹,无法卸料,5号、6号烧结机被水淹,导致两座高炉休风,“影响很大”;钢后工序中,炼钢二工序因进水停了下来,轧钢系统里棒一2作业区也遭遇水浸。钟寿军说,“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这是最大的一次水灾了。”对于韶钢此次灾情具体的损失数额,钟寿军称还在评估核算当中。

截至发稿,记者从韶钢宣传部门了解到,经过该公司员工共同努力,韶钢两座高炉已于6月20日全面恢复生产;钢后除个别工序外20日已具备复产条件逐步恢复生产;厂区周围洪水逐步消退,已恢复正常的产品外发作业。

【记者】张笛扬 叶志强

【摄影】董天健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