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四大名著选粹,广东粤剧院二团开班戏展现青春面貌!

南方+

6月17日,广东粤剧院二团开班戏粤剧《四大名著·选粹》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该演出还将在18日晚19:30再演一场。

这是广东粤剧院优化改革后,新二团的一次集中亮相。演出由黄春强、康健、莫伟英、张昊然、李德浩、袁陈玉、苏临轩、吴碧君、朱建豪、马友民、淡敏仪、林飞鸿、谭清怡、黄文意等一众粤剧生力军联合主演。

粤剧《四大名著·选粹》粹选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之典折,以点带面地别样演绎一台古名著新粤剧。

这场富有现代意味并融汇古典气息的独特演出,展现了广东粤剧院二团青春靓丽、踔厉奋发、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让观众眼前一亮。

分剧本整理冯敏仪介绍,演出从“四大名著”中提取了以下题眼:《红楼梦·宝黛初见》主要聚焦在宝黛的“情”;《三国演义·长坂坡》凸显赵云的“义”;《水浒传·李逵探母》关注的是李逵的“孝”;而《西游记·盘丝洞》讲的是孙悟空的“智”

《红楼梦·宝黛初见》选自陈冠卿先生的粤剧剧本《情僧偷到潇湘馆》中“宝黛初见”一折。宝黛初见,虽未曾谋面,已似曾相识。

《长坂坡》则是京剧传统剧目。本出《三国演义·长坂坡》导演文观堃介绍,本次编排重点在赵云身上,从寻找主眷、张飞误解、遇见糜夫人、单骑救主四方面,保留传统的表演方式,突出孤胆英雄的形象。

《水浒传·李逵探母》导演涂雨铮介绍,在传统剧本的基础上,在李逵背上母亲上山以后,用插叙、倒叙等叙事方式,设置悬念,对情节进行重新解构。李逵背母上山,却不过是跟一件衣服虚拟的表演,事实上母亲已去世。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与无奈中,传达“尽孝要趁早”的主题。

光怪陆离的《西游记·盘丝洞》,则把神话剧的奇幻、新颖和惊奇展现得淋漓尽致。该出戏导演文观堃对篇幅较大的《盘丝洞》进行浓缩,在短短20多分钟内,为观众呈现一场有戏、有趣、有绝活的演出。

在尾声的“出戏”中,主演们一个一个走向舞台中央,介绍自己、表达感想。有人表白粤剧,是粤剧给予了生命力量;有人为了练好绝活,已坚持13年;有人用了12年,从舞台边缘走到中间。一番动情的讲述感动了在场观众。

整场演出,恰如总导演莫非所言:“从名著至粤剧,从文学至文本,从生活至舞台,从技艺至美学,全方位表达粤剧人在传承中创新的不懈践行与理想追寻。”

【记者】徐子茗 

【通讯员】林楷虹

编辑 甘韵矶
校对 符如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