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坚强吃什么”教我们如何在30岁之前建好“骨仓”,尽可能实现自己最高的骨峰值,但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更要学会如何减少骨流失,认清以下危害“骨坚强”的不良饮食习惯,采取措施延缓和减轻骨骼的退化过程。
节食 / 盲目减肥
“骨感美”的人群里面最容易发生骨折。现代很多女性动不动就要减肥,拼命地减少饮食的摄入,持续保持体重的减退。这样势必在减肥的过程当中会打乱正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平衡。其实这样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少了含钙质食物的摄入,也会把骨骼减弱了,从而为日后的骨质疏松埋下隐患。在节食方面,不能一味地减少饮食摄入,而是应合理调配饮食的结构。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对于过分苗条的女性朋友来说,适当增加体重无疑也是补钙的一大良药。注意食谱中适当加入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小虾、绿叶蔬菜等,能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达到稳定骨架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良好的体态。
偏食 / 营养不均衡
这是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钙主要是从饮食中摄入,均衡饮食能促进钙的吸收。食物进入胃肠道的量不足,或者体内对钙的吸收减少,就会引起机体负钙平衡。所以食物的摄入对体内钙是否饱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甜或过咸的饮食。吃盐过多,会增加钙的流失。吃糖过多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和缺钙等营养问题,在糖分随尿排出的同时,水溶性的维生素B以及血液中的钙离子也会过多排出体外。因此饮食应以清淡的为主,要少吃咸菜、腌制品及过多含糖的甜食。
不良嗜好 / 烟酒茶等
吸烟、饮酒、多食腌制品,常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等不良嗜好均能促使尿钙排出体外,增加骨钙的丢失,导致骨丢失加快,造成骨质疏松。摄取过量的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会增加钙流失,因为过多的鱼、畜、禽肉等酸性食物,易使人体产生酸性体质。于是身体会启动酸碱平衡,调动钠和钙加以中和,这样将会导致钙的大量流失。
烹饪 / 不同的方式
不恰当的烹饪方式也会影响到体内钙的平衡。如因植酸、草酸、鞣酸等与食物中的钙结合,会降低钙的吸收。所以在做菜时,可将含草酸多的食物过水焯一下,能去掉大部分草酸。大米在水中浸泡后再洗,面粉、豆粉、玉米粉等加发酵剂发酵并延长发酵时间,可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游离钙及磷,使其更多地吸收进体内。
药物 / 副作用
部分药物的长期使用会造成骨质疏松,如糖皮质激素、可的松类药物长期应用导致自发性骨折的发生率为8%~18%;如临床用于抗凝的肝素,若使用超过4个月,即可发生骨质疏松症或自发性骨折;如甲状腺激素能与生长激素协调,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但若使用过量,便会造成钙、磷平衡失调,引起负钙平衡,最终引起骨质疏松。故应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及用药剂量和时间。另外,某些抗癌药、利尿药和抗结核药也会影响骨骼中的钙吸收,最后导致骨质疏松,故应警惕,防患于未然。
专家介绍
·黄宏兴
· 中共党员、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
·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疾病,尤其骨质疏松症、痛风性关节炎、老年骨病、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痛、跌打损伤等骨科疾病等。
· 【出诊时间】
总院:周二上午 名医诊区
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号
骨伤科分院: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骨伤科分院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号
来源:公众号“黄宏兴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排版编辑(实习生):陈传锴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李龙浩
初审:黄宏兴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