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湾区,惠州逐梦。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近年来,惠州融深融湾步伐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千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崛起。
伴随奋起的脚步,惠州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靠前服务,优营商保增长,加快推进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共生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电可靠性;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国领先的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紧跟步伐,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致力当好“电力引擎”,为惠州深度融深融湾注入新动能。
政企联动
助力大项目“接电提速”
近年来,惠州聚焦发展实体经济,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集中资源力量推进“3+7”工业园区建设,引得大项目、大企业纷至沓来,抢滩惠州。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下称“惠州供电局”)主动为全市重点项目、大项目的投产做好供电服务,加入政府重点项目专班工作群。并由局领导挂点牵头,成立由规划、基建、营销、生产等市、县(区)两级专业人员的工作联络群,每周报送项目用电报装、电网规划、线路迁改等工作进展、关键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政企合力推动保障项目的尽早投产。
“政府开展工业园区规划时,电网规划也一起跟上,保障企业建设用电需求,缩短企业投产时间。”惠州供电局主网规划专责马龙义说。
除了加入工作专班外,据惠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业扩管理专责叶德衍介绍,近几年,惠州供电局通过各种机制加强与政府之间的联动,以联动提升效能,通过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加增值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电力感。
4月20日,金籁科技(惠州)磁性元器件制造项目举行动工仪式。据了解,该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历时54天。电力部门在这“加速度”的过程中也添了一把力。惠州仲恺供电局在企业动工前为其送电,用时仅12天。
为助力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跑出“加速度”,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与惠州仲恺供电局,联合成立惠州仲恺高新区“供电保障”工作办公室、“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推进”工作办公室,聚焦大项目客户全生命周期用能管理,建立“主动办、联席办”机制。
电网工人在高空作业。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供图。
“早在金籁科技公司在拿地阶段,我们就提早服务、主动介入,上门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并商讨临时用电方案。”惠州仲恺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经理张姝娜介绍。
该项目签约当日,惠州仲恺供电局驻点办公工作人员通过“两个办公室”获取用户落地信息,惠州仲恺供电局成立党员服务队,并建立专项用电“一对一”微信群,与金籁公司密切对接用电事宜。在金籁科技公司仍在办理工规证或施工许可时,双方通过线上工作平台对临时证件进行核实,并对企业进行容缺受理,加速接电进度。
“同时通过协助用户办理临电租赁业务,金籁项目的接电速度实现了‘二次’提速。”惠州仲恺供电局党员服务队成员廖丽芬表示,在为金籁项目制定供电方案阶段,专项用电服务队成员结合迁改项目,提前将电源点至金籁地块红线边,并向用户介绍即插即用的“临变租赁”方案,企业总投资从不包括运维成本的30多万元降低到包括运维成本的15万元。
据了解,2021年4月起至今年5月,惠州仲恺供电局已通过“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推进办公室”提前收集180家企业用电需求,为惠州市中韩产业园(起步区)、东升产业园等多个园区42家个落地项目提供“临电租赁”服务,累计节省企业投资成本约2000万元,每户接电时间平均减少20天。
惠州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刘青介绍介绍说,这是惠州供电局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用电用能方案,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缩影。今年年初,局里还开展了开展“产业链”式保供保增“暖春”服务行动,完成全市76家优保企业及县区用电量前30大用户共计305户走访,主动了解客户复工复产、用电需求及增值服务,提振重点领域、产业链和供应链企业信心。
6月14日,南方电网惠州惠城供电局运维人员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用电需求。陈凌 摄
提早谋划
保障产业发展用电需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项目的接连落地,往往伴随着用电用能的提升。惠州供电局以10年再造一个“惠州电网”的速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电能力。
“惠州这两年总体工程数量、投产项目数量等在全省地市中排名靠前。”基建部变电工程专责石基介绍,2021年惠州供电局投产了15个变电站。“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目前全市大概170个左右的变电站,相当于每年新增1/10左右的电网数量,规模大、进度快。”
今年惠州供电计划投产主网项目29项,投产变电站15座。顺利推进的话,投产变电站数量将实现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
石基介绍,惠州一季度提前投产220千伏湾畔站、九潭站主变扩建以及110千伏横园线解口等6项工程,释放约50万千瓦供电能力。
在惠州各大项目建设场地,不少企业都感受到充足电能供应带来的“暖意”。
为了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的用电需求,惠州供电仅用了9个月完成了110kV荷花站的建设投产,并采用业扩配套建设了4回10kV线路,延伸至润泽数据中心的用地红线,为客户节约投资一百多万元。
随着信利康产业园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及雄韬新能源、海纳农业等一批企业继续增产扩能,今年第一季度,惠城区东江湾千亿产业园供电量已达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4%。
为满足未来产业园区经济发展需要,惠城供电局通过政企联动机制及走访园区企业,了解产业园区用电需求,提前规划产业园区线路、网架布局,预增30回10千伏线路及1个110千伏变电站,满足产业园区用电需要。
在毗邻深莞的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广东省重点项目惠阳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加快建设,一期多栋厂房已经竣工,计划年内交付,二期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这个计划总投资300亿元的项目,是千亿园区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重要组团,也是惠阳承接深圳优质产业外溢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惠阳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一期已签约56家拟入驻企业,在谈企业6家;二期意向在谈企业21家。
随着中视典、艾博德、富士杰、德诚旺等一批企业的落户投产,梅龙湖园区用电将迎来突增,原有110千伏坑塘站负荷率已经非常高了,按照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新入驻企业外,现有的企业电力增容需求缺口较大,如果仅靠现有的变电站电源无法很好满足迅猛发展的电力需求。
为提前做好用电规划,4月24日,惠州惠阳局组织新圩供电所党团志愿服务队来到园区,向园区了解企业用电的最新进展及未来一两年内企业入驻、投产情况,提前预测用电指标。
惠州供电局高度重视该产业园电网建设工作,根据园区潜在的负荷增长需求提前谋划新电源布点,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新的110千伏红星变电站,持续优化网架结构和缩短业扩报装时限,不断满足园区企业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惠州惠阳局工程建设部通过政企联动模式,主动与政府沟通,结合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前获取客户用电需求,提前做好变电站站址、通道资源的规划统筹。
6月9日,广东电网惠州博罗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对供电范围内的大客户开展走访活动,了解客户夏季用电和生产情况。廖伟兴摄
能源融湾
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电力的融深融湾还体现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打造上。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下,大湾区“能源大市”惠州与广东电网强强联合,将共同推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国领先的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2021年12月9日傍晚,惠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惠州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如今,惠州正加快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和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统筹推进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热电联产、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地热、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电力装机总容量跃居全省前列,并充分发挥惠州在大湾区中的电力枢纽优势,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5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振渡甲乙丙丁线路工清远、韶关、惠州段同日顺利完成投产,这标志着惠州供电局圆满完成广东目标网架第一阶段外环中段工程(惠州段)建设目标。
“建成后可以增强惠州电网与大湾区电网的互联互通能力,提升电网电力供应和配置能力,让惠州对大湾区的送电能力能够提升到目前的两倍左右。”马龙义说。
目前惠州正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要求更加坚强的电网保障,网架工程(惠州段)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完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支持新能源发展,惠州供电局成立全省首个地市级新能源服务中心,提供“一口对外”服务。加快惠阳垃圾焚烧二期二阶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惠东润佳光伏接入系统工程等新电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全力支持新能源发展,实现新能源“应并尽并、能并快并”,确保新能源全额消纳。
2021至今,惠州累计新投产5座集中式光伏电站,1座海上风电场,以及千余家分布式光伏,扩容两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增新能源装机100万千瓦。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69万千瓦,同比2020年底大幅增长145%。
【撰文】蓝单 黎凯燕
【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