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26日,中山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表示,要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抓手,以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中山珠江口西岸“桥头堡”作用,借势借力推进“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同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为深入展现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中山气象、中山作为,即日起,南方日报就中山各镇街、部门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开展权威专访,敬请垂注。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正式发布,中山被赋予了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新使命。
报告提出,“要提升一体化水平,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对接融合,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作为中山北部重镇、“中国淋浴房产业制造基地”,当前,阜沙镇正立足制造优势,以高起点谋新定位,加快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步伐。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下一步阜沙镇将如何布局?6月14日,南方日报专访了阜沙镇党委书记张峻峰。
阜沙镇党委书记张峻峰。
利用3至5年
再造阜沙新的承接平台
南方日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了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新使命。你如何理解这一历史性机遇对阜沙镇的意义?
张峻峰: 面对深中通道和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阜沙镇将立足产业基础优势与区位优势,大胆改革创新,计划对超千亩低效工业园进行改造,果断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利用三到五年时间,立足改革创新,瞄准“东承、西接、南联、北融”,再造阜沙新的承接平台。
目前,阜沙正全力打造四个工业集聚区,包括浮虚山西部片区打造以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耗材、高端医疗康养为主题的大健康产业基地,浮虚山东部片区打造以应急产业发展与应用、光伏节能产业集聚、共性环保园区为特色的应急节能环保产业园,以及上南工业片区打造以高端定制家居、智能家电为主的定制家居智能制造基地,以服务高端定制产业为核心的精密模具开发制造基地。
我们也将密切关注省市相关政策和产业导向,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更多地把补链、延链、强链的大项目招进来,把阜沙产业链做得更强更实,把阜沙产业抗风险能力锻造得更加坚韧,在中山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中贡献阜沙力量。
阜沙镇工业厂房。
做好六个协同
走出具有阜沙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方日报:作为中山的北部重镇、产业集群中心,阜沙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中,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阜沙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峻峰:改革创新需要更宽松的环境,为更好地迎接新机遇,阜沙镇将在六个方面协同发力,为企业改革创新发展赋能。
做好营商环境协同。政策层面,我们将出台“暖企业、强服务、保发展”33条企业纾困措施,确保疫情防得住、经济稳得住、发展要安全,实现暖企业、增信心、促发展。服务层面,我们全面高效落实镇领导班子联系规上企业以及“马上办”机制,加强对阜沙镇130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7家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的定期走访,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机制层面,我们着力完善经济统筹调度机制、问题挂号解决机制、向上协调沟通机制,全力破解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
做好交通建设协同,打造外联内通的交通网络。目前,阜沙镇已规划北部快线、加五线、新丰路和黄圃快线四条市级干线公路,形成两纵两横交通格局。黄圃快线已建成通车,近期将谋划建设北部快线、加五线、广珠西线出口拓宽、阜港东西路连接规划路等工程,加快完善镇区交通网络。
阜沙镇美丽乡村。
做好产业发展协同,畅通“内循环”,打通“外循环”、融通“线上+线下”循环,切实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内循环”,首先就要当好企业产品推销员,由政府搭台开展的阜沙镇名优产品系列促销活动第一期已顺利开展,且卓有成效。畅通“内循环”更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要拓宽“外循环”,阜沙镇将充分利用南非、南美、印度、东南亚等海外资源,帮助企业开拓海外新市场。在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海外市场开拓更要注重“线上循环”。当前,阜沙镇正在加快筹建名优产品展销中心和直播电商平台,未来将全面助推阜沙产品线上销售。
为稳定产业链,阜沙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行产业链招商。重点引入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工作母机、高精尖产业等集聚契合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
做好企业创新协同。促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引导企业走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道路,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阜沙镇正大力推广皮阿诺智能仓库、春凯电器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改造“样板工程”经验,利用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支持富莎淋浴房等五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规划和顶层设计。支持制造业企业从传统销售转型全媒体销售,引入央广云、众链云等线上销售平台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做好公共服务协同。我们严格按市统一部署,建立了公共服务跨区域便利共享机制,积极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取”。“智慧政务”为群众、企业提供简单明了、高效的办事渠道与指引。
做好规划协同。阜沙镇高位统筹编制《阜沙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该方案已于2021年5月上报市自然资源局。规划落实后,阜沙将以“1+2+2”(即一个城中心、两个产业园区、两个生态休闲农业区),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以横一线(北部快线)、黄圃快线、加五线为主的对外交通网络,为“精品阜沙”高质量发展做好规划先行。
阜沙镇美丽乡村。
“工改”腾笼换鸟
高位谋划4个工业集聚区
南方日报:面对珠江口一体化发展形势和改革创新实验区所带来的政策红利,阜沙镇将如何推动产业升级,挖掘下一个五年,激发阜沙镇经济的新动能?
张峻峰:阜沙镇紧紧抓住新机遇,以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为切入点,全镇已统筹划定了4个工业改造片区,涉及范围约4900亩,目前已在上述片区内初步筛查出可改造工业用地约2100亩。
阜沙镇已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联合民间资本与央企合作”的模式,成立开发公司,搭建工改资金池,实行土地连片收储合作开发。主动靠前招商,优化“工改”资源,优先解决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需求,引入一批“专精特新”产业项目。
截至2022年5月,阜沙镇拆除整理面积160亩,完成年度拆除任务比例40%,排名全市靠前。已认定7个项目作为工改腾挪园,可腾挪面积合计约34.53万平方米,并与相关业主达成协议。
下一步,我们将用好用活低效工业园改造腾挪空间,牢牢把握好深中通道和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北部重镇的地理位置优势、全镇现有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东承西接”,深化“北融”发展,做好产业协同,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主攻方向,高起点谋划打造成大健康产业基地、应急节能环保产业园、定制家居智能制造基地、精密模具开发制造基地四个工业集聚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采写】伍杰 曾艳春
【摄影】伍杰 部分通讯员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