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一线,佛山顺德在行动。6月15日下午,记者从顺德区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5日16时,顺德共出动抢排设备10台,检查组332个,1266人,检查旅游景点7个,关停1个,检查简易厂房648栋,加值班人员980人次,上堤巡查人数758人,及时转移地行洪区受影响群众763人。
15日18时的水文信息显示,当前顺德4个河道站水位超警,其中西江干流水道甘竹(一)站水位5.37米,超警(4.8)0.57米、东海水道蚬沙(南华)站水位4.87米,超警(4.5)0.37米、容桂水道容奇(二)站水位3.07米,超警(2.9)0.17米、陈村涌勒竹站水位2.64米,超警(2.5)0.14米。
根据相关部门14日预计,三角洲控制站三水站水位将于6月15日夜间至16日凌晨出现洪峰水位8.10米,相应流量13900立方米每秒;马口站水位将于6月15日夜间至16日凌晨出现洪峰水位7.90米,相应流量44000立方米每秒;顺德区各江河将于16日下午出现超警戒的洪峰水位。
此前在6月13日、6月14日,省三防指挥部连续组织召开防御强降水工作会议,6月15日上午,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柱明组织十个镇街的镇长、街道办主任以及区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顺德区的防汛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为做好当前防汛工作,全区落实“三个联系”对接工作。
在强化监测预警和公众宣传方面,顺德区应急、气象、水文部门24小时紧盯雨水情变化,密切监测雨情、水情的动态,及时发布预报、预警。通过新媒体多渠道动态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群众主动避险,主动遵守三防措施。主动发声,做好引导。
在基层一线抢险力量方面,顺德根据即时降雨情况确定重点区域,将抢险力量前置到镇街、村居。全面启用第一波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准备后备武装力量,确保在强降雨来临之前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顺德区人武部已组织200人的民兵在南海训练基地已展开,边训边备勤,确保一有情况,任务完成。
截至6月15日10时,顺德区5个渡口均已停渡。截至16时,小黄圃渡口应容桂街道办要求,正协助撤离大汕岛村民。
顺德区综合执法部门还通知应急船舶所在的水运企业,调配相应应急船舶待命。全区7宗破堤工程于5月底前,已全部恢复防洪功能,经受住了近期两次来水的考验。
顺德海事处自15日14时起,对顺德水道实施封航,船舶禁止航行,容桂水道和西江下游限制船舶航行,动力不足的船舶要求选择安全水域停泊。此外,辖区共7处地质灾害在建工程,及时停工7处,并做好施工工地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安全。截至15日15时,顺德累计受灾鱼塘100.5亩。
下一步,顺德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江河行洪区、城乡内涝点、削坡建房、山边厂房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密切监视水雨情动态。同时,各部门、各镇街要切实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救援物资的准备、救援队伍的应急值守准备,确保发生险情的关键时候拉得出、用得着。顺德还将坚决彻底提前转移江河行洪区(江心洲、外滩地)、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切实落实“不死人、少损失”最基本的要求。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通讯员】邓晓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