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速来吃“瓜”!

肇庆发布
+订阅

炎炎夏日,清凉解暑的冬瓜也到了收成的好时节。这几天,大湾镇高第村的瓜农们正忙着采摘自家地里的黑皮冬瓜。由于种植出来的冬瓜个大、质优,在本地享有盛誉外,还吸引了不少经销商前来收购,田间地头一派 繁忙 丰收景象。

还没走到田里,只见路边早已堆起了小山般高的冬瓜,个个体长宽厚,壮硕结实,一个冬瓜需要一个人双手合力才能抱起来。据瓜农介绍,这样的一个黑皮冬瓜可长到30斤左右,最重可达50多斤。

而在不远处,瓜农们还陆续从瓜田里把采摘的冬瓜运出来,由于冬瓜体积较大,每次只能采摘两个,再用扁担一一挑出来,这是一个考验人的体力活。但即使天气再热、干得再累,也掩盖不住瓜农们脸上的丰收喜悦。梁叔家里就种植了三亩黑皮冬瓜,为了抓紧采收,早上四到五点的时候,他便起来摘瓜了。

“ 我们家种了三亩黑皮冬瓜,目前按照5毛钱一斤的价钱卖出去,一亩冬瓜大概有九千多元的收益,现在已经卖出两车冬瓜了,大概还能再摘两车。”梁叔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在另一边的瓜田里,一幅采摘收购的火热场景也正在上演。摘瓜、挑瓜、过 、装车 …… 瓜农在收购商张罗下,正在忙碌地劳作,源源不断地从瓜地挑来一只只肥大的黑皮冬瓜,货车堆放的冬瓜越叠越高。据估算,这一车黑皮冬瓜重达10吨,将发往广州进行批发销售。

“我原来就是高要人,前两年我让瓜农们多种植冬瓜,到收成的时候我便过来收购。” 收购商黎先生告诉记者,“黑皮冬瓜属于经济作物,能够有效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我们把这些冬瓜运到市场上进行批发,卖完了又过来收购,每车能收2万斤,有时候卖得快,就会每天都来收购。”

据了解,一直以来,大湾镇的农户们都有种植冬瓜的习惯,加上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壤和水源中富含硒元素,因而产出的黑皮冬瓜肉质鲜亮细腻,味道清纯甜美,极具营养价值,早已名声在外。如今,也成为了高第村瓜农们发家致富的“法宝”。

在黑皮冬瓜的培养、种植方式上,高第村的瓜农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确保黑皮冬瓜长相好看,利用竹竿制作支架栽培瓜苗,改变了传统的爬地栽培模式,通风透光性好,管理方便,不易烂瓜,免受地面害虫的侵扰,而且受光均匀,瓜色好,产品质量高。

冼叔在当地是个瓜果种植能手,他种植的黑皮冬瓜更是个中的“佼佼者”。冼叔的瓜地里,拨开茂密的叶子,一个个沉甸甸的冬瓜挂在架子下,显得光滑锃亮。“种冬瓜虽然辛苦,但回报也高。一亩田可产一万五千斤,按照每斤五到六毛钱的收购价来算,也是一笔理想的收益,一年也能增收几万元。我去年靠种植冬瓜增收了8万多元。这两年在村委会的带动下,农业水源充足了不少,对我们农户种植作物来说,是很大的支持,晚造时候我打算再多种四到五亩。”看着自家田里的丰收景象,冼叔兴奋地跟我们算了算今年的收益。

如今,高第村共种植黑皮冬瓜40多亩,亩产可达15000斤。接下来,高第村将积极研究如何更经济实惠将冬瓜推广、运输到更远的地方,深挖黑皮冬瓜更多价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湾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挂点高第村第一书记张睿飞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高第村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提高当地农业产值,引进具有高附加值、效益高的农作物,向广大村民进行推广种植,以此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帮助大家提高收入。”

来源:高要发布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