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是一份刻骨铭心的乡愁
小吃,是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小吃,是流连一个地方的理由
小吃,是一种宝贵的文化传承
江门文旅特开设
【记忆中的名小吃】栏目
带大家一起
寻找记忆中的
江门地方名小吃
今日
为大家带来
/恩平烧饼/
烧饼是恩平人清明拜山的必备祭品,
也因此催生了长盛不衰的烧饼产业。
据记载,
恩平烧饼已有数百年历史,
因清代起“望山派饼”这一习俗
而广受欢迎。
恩平城乡的烧饼摊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街小巷中飘来阵阵烧饼香,
让人食欲大增,
在外打拼的游子也会回来
品尝这种独特的家乡味道。
良耀金谷烧饼店
坐落在恩平市泉林黄金小镇万泉湖畔,
右靠跌宕起伏的连绵群山,
左延一镜绿水的十里平湖。
一起来看看
这家烧饼店老板郑樊耀
和他的烧饼故事
不忘初心
保留传统追求品质
郑樊耀涉足恩平烧饼已有八年,相对于这种历史悠久的美食,他的从业时间不算长,但他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品质。“我从来不敢说自己的烧饼做得最好,所以我希望从制作工艺到产品、包装、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争取让每一位游客都爱上恩平特产,香飘四海。”他表示。
金谷烧饼烘烤方式传承了柴火烧制古法,在烤炉底下和上面都用柴火烘烤,确保烧饼受热均匀,一个个白花花的烧饼放入烤炉,没多久,一个个黄亮亮的烧饼就出炉了。
郑樊耀对烧饼制作的热诚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用来砌粉的案板是酸枝木,约五厘米厚、两米宽,价值不菲,长期砌粉的案板显得油光可鉴。对于这种“土豪”行为,他说:“没有特别的意义,酸枝木做案板的话,不会产生木屑,不影响烧饼的口感。”
不断创新
推动烧饼产业化发展
一改烧饼在清明制作、在市场售卖的传统习俗,良耀金谷烧饼店把烧饼引入景区,在强大的景区人流拉动下,良耀金谷烧饼也获得较好发展。然而,郑樊耀发现,恩平烧饼的局限性还是很大,其节令性十分明显,由于制作工艺较为原始,烧饼存放时长一般仅为几天,大大制约了烧饼作为一种小食的发展定位。而小作坊式的制作,并不能满足烧饼低成本、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对传统进行改良,势在必行。
把传统食品发扬光大,除了在技艺方面要不断钻研之外,郑樊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动烧饼产业化发展方面,这意味着很多程序要规范化、标准化操作。
目前,良耀金谷烧饼已经注册商标,郑樊耀还将产品送到国家认证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郑樊耀的烧饼可以保存5天,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其目标是把烧饼做成可以摆放到超市货架上售卖的小食。对于烧饼的制作改良,郑樊耀有一颗热诚的心,他总认为自己没有做到最好。“我的烧饼不是只做清明节的,而是一年365天都能在这里买到烧饼。”
郑樊耀表示,良耀金谷烧饼店这几年常代表恩平出去参展,可谓“名利双收”。一方面,政府对参展给予补贴;另一方面,恩平烧饼在外面也逐步建立起品牌效应。郑樊耀也努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找平衡点,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相关资讯】
店名:恩平金谷烧饼
地址:江门恩平市东成镇泉林黄金小镇恩平金谷烧饼
接下来
江门文旅将继续为大家介绍
江门各地美味小吃
请保持关注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