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场监管局提醒:“618”在即,请查收这份网购“避雷”指南!

东莞市场监管
+订阅

“618”购物节已拉开序幕,满减、秒杀、优惠券,你是否已经做好消费的准备了?先别忙着“剁手”,看看这份“618”网购“避雷”指南。

01.选择正规网络交易平台

选择具有资质成规模的网络交易平台和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店铺,注意查看商家营业执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是否齐全。谨防不明来历的网购链接。

02.仔细阅读促销规则预售、特价等活动是作为促销的基本手段,然而部分“预售”“特价”商品明确商品不能退换定金不退等条款,在实际交易中注意仔细阅读店家的促销规则及隐藏的霸王条款,或提前咨询是否能退换商品,避免商家利用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03.对直播购物保持理性

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直播购物”“网红带货”已成为时下新型商业模式,消费者在体验多样购物方式的同时,也应保持购物理智,尽量选择大型的平台和值得信任的主播,下单前先了解清楚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价格及售后服务,不盲目跟风购买,不轻信私下承诺,不轻信使用绝对化用语,不被过于低廉的价格吸引,不要通过私下交易方式购买商品。

04.谨防商家消费陷阱

消费者在电商促销期“买买买”的同时,千万要擦亮眼睛,谨防网络消费陷阱,问题集中表现为:价格欺诈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等。消费者网购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警惕以养老为名销售的“保健品”“食品”,部分商家向老年人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如 “治疗疾病”“马上见效”“绝对安全”,甚至推销不符合质量标准、食品安全的“保健品”“食品”。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从自身需求、健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谨慎对待广告宣称,谨防假冒伪劣。

05.注意保留消费凭证

相关购物凭证是消费者在与经营者产生纠纷时维权的最有力证据,消费者在网购交易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购物后应妥善保管订单发货凭证发票等购物凭证,同时注意保留电商承诺或协议、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通过拨打当地12345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