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实现零售药店申办“一小时发证”“当天即营业”

广东药监
+订阅

粤给力 第110期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困局,佛山创新“宽进严管优服”举措,实施主题式信用审批、场景式智能监管、业态式首问服务,积极探索基于信用分类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健康便利店”融合监管模式。

实施零售药店“守信快批+智能随机+首问服务”模式,审批大幅提速98%,检查项目瘦身67%,涉企干扰减少68%,监管效能提升50%,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涉企干扰最小化,构建风险监管、智慧监管、精准监管“三位一体”的融合监管新模式,推动基层药品监管提质增效。

政策落地后,约200家企业通过“守信快批”流程当天取得许可证,预计全市全年可为新设药店节省成本近3200万元。

一、“守信快批+一次通办+一照通行”主题式审批,办证最多跑一次

新型信用审批模式以信用合格为前提、以自愿选择为原则、以连锁业态为对象、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流程再造为手段,对开办零售药店申请营业执照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等事项按照“一照通行”改革方案进行一次整体受理、证照联合审批、系统后台发证,率先实现零售药店申办“一小时发证”“当天即营业”,在不改变审批门槛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将药品经营者“开门准营”的审批时长从56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彻底解决零售药店“准入不准营”困局。“守信快批”审批模式能为企业节约1至2个月的用人及租金成本,企业制度性成本显著下降。以开办药店为例,办证时间每缩短一天,平均可节省成本约3000元。

二、“人工智能+一表通行+一次通查”场景式监管,无因最多查一次

“守信少查”智能监管,“严管”不增负担。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零售药店为特定场景的“人工智能”融合监管,通过整合基层零售药店涉及的多项监管事项、简化检查表格,检查条款项目数量从108项压缩至36项,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监管事项“一表通行”“一次通查”“守信少查”“无事不扰”。

一是大智慧平台。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通过建立全市4600多家零售药店监管大数据资源库,归集数据,研发适合零售药店监管的风险预警模型,实行差异化检查,提高双随机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是大融合监管。

整合以零售药店为监管对象的相关监管资源,在一个监管周期内,对守信企业的无因监督检查最多查一次,有效节约基层监管资源,减少检查频次50%以上

三是无纸化检查。

以“佛山市监”小程序为支撑,检查人员通过监管对象库搜索、OCR图片识别、电子地图定位等方式实现对监管对象相关主体信息的自动匹配和录入,并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匹配相应的检查流程,多业务一次联合通查,实现行政检查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操作。

四是大协作机制。

去年以来,佛山构建的医保定点药店联合惩戒制度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全年关停整改零售药店1450家,医保部门实施联合惩戒违规药店778家。

三、“以信为本+一场通训+一人首问”业态式服务,培训最少享一次

“信用储蓄”抢先布局,“优服”不碍发展。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是监管部门实施信用监管的基础,从审批业务和监管要求上遵循“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原则。

一是引导零售药店“以信为本”。引导药店经营者坚持诚信自律原则,从审批和监管机制上鼓励药店重视信用储蓄、信用消费。

二是引导和扶持诚信自律者开辟新领域、创新新业态、服务新群体,允许药品零售连锁门店实施“门店订总部送”方式发货配送。

三是开展“一场通训”全覆盖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培训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一个会场,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从业人员每年至少享受一次的全业务免费培训。

四是构建零售药店网格专员“综合服务首问责任制”,对企业提出的业务咨询、举报投诉实行首问专员服务,从根本上改变“门易进、脸好看、事难办”现状。

来源: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杨丽莺

一审:梁丽君

二审:李婷婷

终审:程朝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