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教研院组织!2022中考七科备考攻略请查收

珠海大课堂
+订阅

广东省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俗称“中考”)将于6月26日-28日举行。今年珠海市共有23720名考生参加中考。

中考常被视为人生重要转折点。如何抓住这一转折点?如何在最后复习阶段中更进一步?近期,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组织文园中学、紫荆中学、九洲中学、珠海九中、珠海十中的7位优秀学科教师撰写了高质量的学科备考建议。

6月11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珠海分社在珠海一中附属实验学校举办了“『对话名师』中考备考冲刺暨解码青春期·优质初升高”公益讲座,邀请珠海市教研院心理学教研员朱海、珠海市一中副校长杨金燕、珠海一附副校长王门森、文园中学副校长赵川分别就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高中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学业发展规划和中考整体备考冲刺作主题分享,给学生“打气”,给家长“充电”,助力珠海初中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初高衔接。家长朋友和同学可戳这详细了解。

2022年6月14日,服务中考考生、家长朋友们的“珠海中考招生咨询会(线上)”栏目上线。你来提问,校长答疑!识别下图二维码填写问卷。

语文

要做到“稳”“准”“很”

指导老师:张晓平(珠海九中青年骨干教师、名班主任,办公室副主任)

一、“稳”字诀

1.稳定。指复习方向稳定。中考语文试卷结构稳定,每道题考点明确。最后复习阶段考生要学会研究以往中考试卷,明晰“考什么”,明白“怎么答”。明确目标,分清主次。

2.稳重。一指考试的心态。要训练养成平稳的心境,语文考试大量的文字阅读需要考生“心无旁骛”,切忌浮躁。心一乱,所有的作品阅读与题目都“熟视无睹”了,结果只能是“慌不择路”。二指复习的状态。要稳扎稳打,备考复习进入最后阶段,最有效和快捷的做法就是夯实基础,在有能力拿分的地方认真计较每一个“0.5”。

二、“准”字诀

1、准确。指复习的精准度。准确知晓自己的优势和薄弱处。优势平时训练要“又快又准”,确保一分不丢;薄弱处要“心中有数”,先易后难,多拿一分赚一分。

2、准时。指时间的使用率。平时复习要建“时间台账”。要把复习重点(例如背诵篇目)写进计划里,融进每一天的每一个钟点里,按部就班,全面落实。每天要留一点时间归纳总结,让每一天的复习像滚雪球一样效果递增。限时训练要精准到“每一分钟”。假定1-5基础题不超过10分钟,课内文言8分钟,课外文言10分钟,实用类文阅读10分钟,文学类文阅读20分钟,名著10分钟,那留给作文就有将近50分钟时间,可以认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设计开头结尾。做考前适应性限时训练,能保证考生们最后冲刺精准有效。

三、“很”字诀

1.很重要。“把字写好很重要”“看清题目很重要”“清晰答题很重要”……归根到底是一条,“你的行动很重要!”只要你每天扎扎实实做一点,结果会收获满满!

2.很必要。放松心情很必要!负重前行必将“抱憾而归”,轻装上阵方得“奏凯歌还”,考试前夕,要给自己“心灵放个假”,看看小说,听听音乐,约三五好友“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数学

五点建议帮你拿到应得分

指导老师:周玲(中共党员、文园中学教务处主任、数学高级教师、广东省首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珠海市名师)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近三年来以学业水平检测和高中入学选拔考试为双重目标,注重考查思维能力,突出核心概念,这就要求数学中考备考需要“知识结构化+表达准确化+应用灵活化”。临考前十几天,要使数学成绩再提高,这里有五点建议。

第一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查漏补缺,做好查缺补漏表。重点做好知识点与丢分原因的归类。例如:

第二是写好备忘录。在查缺补漏表的指引下,记录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例如找老师进行丢分点的方法指导或是找一个类似题目练习;

第三是用好错题本。将查缺补漏表格中的综合性10分题收录到错题本中,每3-4天翻看一下前一周的错题,梳理解题思路。将一道综合题分解为几个基础题,这是降低试题难度的有效方法。

第四是画好知识结构图。再次回顾初中阶段数学的主要板块、基本概念、公式,基本图形,建立模型,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归纳,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

第五是磨炼意志以备解决考场突发事件。题目会时不骄傲,细心检查;脑袋一片空白时深呼吸、慢放松;难题卡壳时标记后先放下适当再回头;来不及完成试题时做好决策,分值大的先下手……积累考试经验,沉着应对!

英语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是“王道”

指导老师:高丽娟(珠海市九洲中学英语科组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曾被英国领事馆选派往英国担任汉语助教一年)

一是对照考纲,回归课本。临近中考,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回归教材,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清晰的知识脉络是学生在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要重视语境作用,避免产生思维定式,很多常见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适度拓展常见词汇,尤其是一些实词的用法和常见搭配,但不要过度拓展,以免增加考前负担。

二是注重语篇,提升思维。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加强阅读方面的答题技巧和应试技巧,同时,多阅读课内外材料,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背诵一些经典的英文美句和小短文,培养英语语感与英语思维习惯,确保在考场上有更好发挥。

三是关注时政,练习写作。作文主题通常紧扣时政热点,尤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应该在进行话题写作训练的同时,重视写作技巧的提升,比如三段式的结构、要点的齐全与顺序呈现、语意的连贯、开头结尾的设计,注意书写规范。

四是模拟考场,回顾真题。要对真题进行比较,摸索做题技巧。利用周末对照中考时间安排,在规定的时长内做套题,创设最为真实的考场情境,学会把握时间和统筹各题用时。当你备考周密,心中有数地走入考场,剩下就只需要沉着冷静、细心答题了。

物理

“九招”搞掂,笑傲考场

指导老师:张宇伟(紫荆中学科组长、初三备课组组长、珠海市初中物理学科中心组组员)

“三回归”“三查找”“三转变”:九招帮助你在物理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回归课本,夯实双基

1.回归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基础,要记清楚、弄明白。

2.回归教材基础。教材中的“图”、“对话”以及“想想议议”等内容时常成为中考试题的素材,要读懂、读透。

3.回归教材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必考,明确目的,掌握步骤,搞清原理,便能在解题中占尽先机。

查找问题,有的放矢

4.查找突出问题。重做、多想、深挖错题,从主观、客观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训练,举一反三,查漏补缺。

5.查找知识断点。做题时“学、练、思、结”,打通声、光、热、力、电等板块间知识的联系,用思维导图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6.查找不良习惯。仿真模拟,限时作答,准确性为先,优化思路,查找应试中的不良习惯,掌握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转变心态,冷静沉着

7.转松懈心态。“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按计划复习,珍惜时间,思考社会热点涉及的物理知识,考前回想经典实验、经典题型,切换思维模式。

8.转变急躁心态。按时作息,不埋头刷题,不做难题偏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融会贯通,增强信心。

9.转变死磕心态。笑对考场,牢记“我难人也难,我易人也易”,不骄不躁。难,不钻“牛角尖”,有所取舍,尽力而为;易,细心严谨,全力以赴。

化学

考前复习与偏怪难说byebye

指导老师:祁逸梅(文园中学化学科组科组长、备课组长,市级课题主持人)

一是回归教材,落实基础。分类整理教材知识,熟记化学用语、理解化学规律;研读化学教材,各单元、附录的重点、难点内容,尤其是冷僻的地方,如课后习题、插图、资料、家庭小实验等不留知识空白。针对核心概念和原理,通过判断题等形式对关键的字词句、易混淆的知识点加深理解。关注高频考点,重视教材图表,加强图文转化能力。分类归纳教材实验类型,梳理基础实验知识、实验方法等,优化实验思维。

二是强化重点题型解题思路。要对实验题、推断题、工艺流程题、计算题等重点题型进行重点复习,舍得花时间和下功夫,重点研究近几年中考真题,在历年中考真题中不断总结信息提取方法、常见设问方式及解题策略,熟练掌握重点题型的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三是了解评分细则,重视答题规范。学生要重视答题规范,要详细了解中考评分细则。尤其是文字叙述类型的答案,注意简洁性和完整性,在模拟训练中逐渐形成规范的表述方法。

四是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课上跟着老师的节奏,而不是只是自己埋头刷题,或者颠倒生物钟。考前十天不再钻研超过能力的偏题、怪题、难题。多与老师沟通,排疑解难,做好心理调整,释放压力,笑迎中考!

历史

归标归本归基础

指导老师:邝敏超(紫荆中学历史教研组长、历史高级教师,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主持人,广东省历史学科带头人)

中考前十余天是备考黄金期。如何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高效学习、增质提分呢?

一、不诵不忆不历史

记忆历史事件,诵读专业名词。要充分利用短时记忆规律,诵读课本目录、标题、正文、大事年表等;背记并默写主干知识、历史名词、影响意义等。正所谓“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二、归标归本归基础

首先,新课标是备考的焦点。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已入题2022年历史高考卷)的理念更新、内容调整、表述变化等突破点决定着备考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它的考试命题建议、大概念教学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新增点引导着备考应以此为难点。新课标还附加了试题样例以增强指导性,其中论述题型的出现说明初中高中知识衔接应该得到重视。

其次,教科书(课本)是备考的源泉。近几年的中考题的“联系所学知识”要求考生们结合材料和课本上的内容作答;直接引用教材细节描述创设历史情境,要求考生们多关注课本的引言、插图、表格、“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因此在冲刺阶段要抓住基础,以教材为主阵地展开最后的备考。

三、串点串线串单元

历史学习是由“点”(具体史事)到“线”(各种联系)再到“面”(历史发展规律和大趋势)的学习。梳理基础知识、串联核心考点,探寻内在联系、归纳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历史认知。近年来中考大题里常见的大单元、大概念考题设计即源于此。

四、扣新扣热扣周年

历年中考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体现新时代气息。这要求考生关注新闻热点和历史周年节点,将现实问题历史化,以史鉴今。同时,长效重点也不容忽视。如:中外历史上重要改革、会议、战争、文献以及标志性、转折性的事件等。

五、稳心稳术稳状态

保证状态,放平心态,多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选择性地练习真题,保持题感,做题时应注意答题的速度和规范性。中考真题的答案言简意赅,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做完后应对照答案分析归纳审题和解题的不足之处。

道德与法治

有书有材有向有法有心

指导老师:王立国(中共党员,珠海十中学生处主任,珠海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香洲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

一要有书: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涉及6本教材,复习中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围绕大主题、大概念提炼出核心和主干知识,把知识点编成知识网,进而重构知识体系,答题做到不漏“点”,兼顾“面”。

二要有材:整理自2021年7月至今的重大时政、社会热点素材,围绕个人和集体、自我和时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宪法和法律、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中国和世界等进行归类,形成自己的素材库,答题做到心中有“事”,眼中有“材”。

三要有向:中考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的考查。凡是与此相关的知识、情景材料,考生们都要加以重视和关注。

四要有法: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观题做答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1.答案完整化、结构逻辑化:即学科理论知识+背景材料分析;2.知识要点化、段落化:精准简练,分清主次,注重先后;4.书写清晰化:字号适中,字迹清晰、不涂改。

五要有心:考试前,考生要树立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考试中,要做到细心与静心,不急、不躁、不自责,亦不自弃。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冉小平

【实习生】陈雨桐

相关:

“『对话名师』中考备考冲刺暨解码青春期·优质初升高”公益讲座

你来提问,校长作答!珠海中考招生咨询会上线

编辑 蔡如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