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4+1”劳动课程、推行“五个一”活动、实施以“实践任务”为引领的“无作业日”活动……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去年8月东莞市制定《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与优化设计的实施意见》,鼓励学校设立“无作业日”。经过近一年落地尝试,东莞各学校结合自己的特色,主动探索,优化作业设计,在践行“无作业日”中玩出新意,通过“无作业日”,实现减负提质。
开展“无作业日”活动,是“双减”政策在东莞落地落实的体现。东莞市教育局表示,接下来还将结合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引领每一位老师用心让孩子们在学业负担真正减轻的同时,引导每一位家长多陪伴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强化家校共育体系,真正做到“五育并举”,让孩子们在“无作业日”的创新管理中,“无”作业,“有”成长,保持童真童趣,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东莞部分学校如何把“无作业日”玩出花样和新意——
松山湖第二小学:
为学生定制“4+1”劳动课程
每周四,对于松山湖第二小学的学生来说,好玩又有趣。这一天,学校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并为学生设计了“4+1”劳动课程,即开心美食、美好生活、开心农事、致敬劳动者+亲子活动。以能力进阶、符合实际、方便参与、智慧劳动、关注创造为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了劳动实践清单。
学校表示,“无作业日”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探索世界的日子,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如:《发现春天》之“风筝汇”“把春天留住”“在春天里,做一件美丽的事”等项目基于学生学习与生活,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感知过程,在动手中提升思维,在展示中体验成功。
学校的“无作业日”活动将学习内容“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验别样的学习,“无作业日”真正做到了“把世界当教室,把生活生学习,把游戏当探究”,让学生在童真童趣的实践中收获成长。
长安中心小学、谢岗中心小学:
“无作业日”推行五个一活动
在长安中心小学、谢岗中心小学,每周五学校三—六年级所有学生不做任何书面作业,一、二年级继续坚持无作业的措施。学校全面推行“五个一”活动,即:
让孩子有一段共同读书的时间、有一个喜爱的健身项目、有一次家务劳动体验、有一个兴趣特长培养的健康活动项目、有一次亲情的聊天。
通过“无作业日”让孩子们在亲子阅读、健身运动、家务劳动、兴趣活动、亲情聊天充实孩子的生活,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茶山第二小学:
以实践引领“无作业”活动
每周三定为“无作业日”,各学科实施以“实践任务”为引领的活动,这是茶山第二小学的“无作业日”的核心。
如语文科开展名著阅读与思维导图的绘制、课本剧的表演、传统节日的探究实践活动、我讲书中故事、古诗朗诵、走进民间故事活动、绘制连环画、观察活动等;数学科让孩子们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的实践任务;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时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迷你书等绘画类作业等。
此外,结合特定的节假日,开展综合实践类“无作业”活动。如今年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到来之际,“无作业日”活动主题就是“端午粽飘香,六一快乐多”,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定制“无作业日”主题趣味活动。
通过有“引”有“放”,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己”,体验了“成就感”,走上良性的学习、成长轨道,度过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无作业日”。
相关
“无作业日”,家长可以这样参与配合
值得一提,“无作业日”是指不布置书面作业,而不是无所事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五个一”活动中让孩子拥有童真童趣。
同时,“无作业日”也给亲子间带来了更多亲密接触的时机,家长如何参与学校“无作业日”?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引导父母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亲子体育锻炼、亲子家务劳动、亲子兴趣特长健康活动(学琴、绘画、书法、舞蹈、种植和棋类等各类活动)、亲子聊天”等有意义的实践性活动,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亲子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亲情,更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大家在居家学习和工作之余拥有了轻松、愉快、休闲的时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收获家庭的幸福。
【记者】黄婷
【素材来源】东莞市教育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